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台湾人看《潜伏》,不该…
搬家民俗喜忌
民俗择日
台灣「五日節」民俗及其…
原汁原味民俗年 到年味…
专家称3000年立夏民俗已…
传统历法与民俗节日
春节民俗——神秘的“芒…
贴在墙上的民俗大观园
非洲的民俗生活
最新热门    
 
传播民俗刍议

时间:2009-9-8 17:37:20  来源:不详
民俗的信息性是说作为传播现象的传播民俗其主要的目的还在于传播信息,正是这一点成为区分传播民俗和非传播民俗的基本界限。传播活动无疑首先是对人的意识的传播,作为意识,是人对客体世界的能动反映,体现着主体尺度和需求,所以传播民俗无疑具有精神文化性,通过传播民俗,可以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一定时代的精神文化面貌;同时,传播民俗的精神文化性还使得传播民俗更多地遵循精神文化的规律而运作,而发展。这就对我们的有关管理者提出了一个如何从精神文化规律出发做好传播民俗管理的问题,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如何顺应精神文化规律发展和利用好传播民俗的问题。传播民俗的过程性是说传播民俗也如一般传播活动一样是一个过程,它由多个环节所构成,所以传播民俗具有作为过程应具有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往往特定的传播内容必然、同时必须由特定的传播民俗形式来加以传播。

  三、传播民俗的类型

  对于传播民俗,我们也可以像对一般的民俗事象那样分类。例如,可以把传播民俗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语言民俗、精神民俗或者口头民俗、风俗民俗、物质民俗等。

  但是,由于传播民俗具有自身的特点,所以机械地套用一般民俗的分类方式既无必要也不尽妥当。例如作为物质民俗的服饰、饮食具有作为符号的意义,而作为风俗民俗的仪式活动则是一个包含着多环节多要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还包括了服饰要素、饮食要素等。

  对于传播民俗,笔者认为可以按传播学中关于传播类型划分方式来分类。

  传播学对传播活动的分类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分为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类型。循此,我们也可以把传播民俗区分为内向传播民俗、人际传播民俗、群体传播民俗、组织传播民俗、大众传播民俗等。在这些具体的传播民俗事象之外,还可再加上一个关于传播现象的精神民俗,即传播精神民俗。

  内向传播民俗。内向传播民俗的传播主体是某一个个体,这种传播活动发生在一个人的身体内部。例如在年节期间,人的内向传播就非常频繁,其中如拜祭、贴对联、贴年画以及除夕守夜等等都包含着颇为丰富的内向传播成分。

  人际传播民俗。人际传播民俗指的是采用人际传播的形式所进行的传播民俗活动。人际传播最为典型的是面对面的传播,传播民俗中的许多内容属于人际传播民俗。例如打招呼用语、民歌、民谣、故事歌、口头史诗、游戏歌谣、具有某种意义的手势或姿势等等和民间节日、游戏等等都属于或者包含着丰富的人际传播民俗现象。以作为礼仪的一部分的人际传播中的语言称谓为例,面对不同的传播对象,人们就有不同的谦称和敬称。(12)

  群体传播民俗。在传统社会的各种传播民俗事象中,群体传播民俗是极为丰富的。像家族传播习俗、亲戚传播习俗、村社传播习俗等,即属此类。例如家谱即具有重要的传播功用。来新夏、徐建华先生指出:“宋元明清几代家谱的撰修主要是为记录家族历史,纯洁家族血统,尊祖、敬宗、睦族、团结、约束家族成员、教育后代,提高本族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声望,家谱的教育功能增强……”(13)

  组织传播民俗。组织所从事的传播活动包括了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两方面,其传播渠道有正规渠道和非正规渠道。这些传播现象中有许多具有民俗性特征。质言之,组织传播中也有诸多约定俗成性的传播行为。

  大众传播民俗。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众传播民俗事象是当今社会传播民俗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大众传播固然具有“制度性”的特征,但若深入分析,会看到其中也包含着诸多民俗性的因素。例如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已经被称为一种除夕“新民俗”。新时期以来对于受传者接受习惯的调查研究其实在一定意义上已经具有了对受众接受习俗研究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西方有的传播学研究事实上也已涉及大众传播民俗现象。例如美国学者贝雷尔森1949年在其发表的《没有报纸意味着什么》一文中提到,人们对报纸的利用形态之一是:“读报本身的目的化――每天读报已成为习惯性行为,读不到报纸便缺乏生活充实感。” (14)大量的人群每天读报成为一种习惯,则无疑意味着一种民俗的形成。

  事实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对构成传播民俗的各个要素或环节的类型进行分类研究。例如对传播者、受传者、信息、符号、媒体进行分类。像居阅时先生等对象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