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文革时期的所见所闻(一…
假如五四时期的北京需要…
六爻定应期的方法
隋唐时期的风水名流
宋元时期的风水名流
中国各个时期的学历证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
努尔哈赤时期萨满堂子文…
从精神到本能的人性的复…
新学期的自我介绍
最新热门    
 
新时期的中国民俗学界*

时间:2009-9-8 17:38:28  来源:不详
六十年代的学生,如乌丙安、张紫晨、刘守华、屈育德、潜明兹、张振犁、陈子艾、巫瑞书、叶春生等人,他们中的一些人迫于形势在文革中已经放弃了民间文学或民俗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文革后才陆续归队。尽管他们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间民俗学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为我国民俗学科的恢复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这支队伍存在的不足也是非常明显的,一是人数太少,二是年龄偏大,让人有后继无人之忧。进入新时期以来,这种状况有了很大改观。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河南大学、辽宁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多个高校或研究机构先后招收民俗学、民间文学专业或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自1986年起招收民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近年又有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多个高校开始培养民俗学、民间文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文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研究人员,受到民俗学科的吸引陆续加入到民俗学研究队伍中来,民俗学界的研究队伍在不断发展壮大,从数量到质量都有了很大改善,今天民俗学界后继乏人的状况已经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目前的民俗学研究界,既有一批笔耕不辍的前辈民俗学研究专家,更有一批活跃于学界的中、青年民俗学研究者,已经形成了一支阵容整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研究队伍。与学科建设恢复之初相比,即使称不上群星璀灿,但如果说是人才济济则绝不是妄言。

    新时期民俗学界为中国民俗学科的发展作出的贡献还表现在对民俗文化的搜集与记录方面。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民俗学界的部分老一辈民俗学工作者就敏锐地意识到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将会对民俗文化造成的冲击,提出了对民俗文化加以抢救与保护的口号。由于民俗学界的不断呼吁,人们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得到了提高,大量的民俗文化现象得到了记录,被以文字、图片之类的形式保存。在各地的地方志著作中差不多都专辟了民间文艺卷或民俗卷,一些民俗学研究者还致力于本地区或本民族的民俗志的编写,如山曼、李万鹏等主编的《山东民俗》[2]、李德复主编的《湖北民俗志 》[3]、吴宏定主编的《浦江风俗志》[4]、 梁庭望著《壮族风俗志》[5]、白庚生著《纳西族风俗志》[6],等等。还有一些民俗研究者用更为细腻的笔法,描述性的语言记录我国各地的民俗文化现象,如丘桓兴编《中国民俗采英录》[7],叶春生编《岭南风情录》[8],张紫晨编《中国民俗风情揽胜》[9],等等。我国民俗学界在民俗文化的抢救与保护方面作出的最突出的贡献是倡导和组织了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编写。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初,在老一辈民俗学家的一再倡导下,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文化部和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发出了编纂《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即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和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从此,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大规模的民间文学搜集采录工作。在这次大规模的民间文学采录活动中,各地民俗学研究者与地方文化工作者联合行动,参加人数有上百万之众,历时二十余年,目前已印刷或出版各类集成资料卷本数千册。这是一个民间文化的伟大抢救工程,它对于保护我国民间口头文化遗产、民间文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及保证民俗学科的持久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该工作取得了国际性的影响,受到了联合国的表彰和资助,获得了“中国文化的万里长城”的美誉。在这项工作中,中国民俗学界功不可磨。他们不仅发起了这场活动,而且始终为从事民间文学搜集、记录工作的基层文化工作者提供技术方面的指导,对参与普查的工作人员进行反复的培训,对记录、整理、编纂等一再提出细致入微的要求,不少民俗研究专家担任了本省市民间文学集成卷本的主编、副主编或编审,钟敬文、贾芝、刘魁立、张紫晨、许钰等老一辈民俗学研究专家则一直在这场全国性的民间文学搜集活动中担负着总负责的重任。

     民俗学界在民俗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研究方面的成绩主要表现在民俗学学科理论研究、民俗学基本理论研究、民俗学理论的专题研究、民俗史和民俗学史研究、民俗文化的具体研究、国外民俗学著作的翻译等几个方面。正如一些学者所云,上个世纪初北大歌谣学运动的发生是出于知识分子了解下层民众、改造中国文化的迫切要求。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选择民俗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