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论重写《日本汉文学史》
最新热门    
 
论重数节日序列及其阐释系统的形成

时间:2009-9-8 17:38:31  来源:不详
握中国古代岁时节日体系发展内在的历史逻辑及其内在文化特征。

 

 

一、池田温对重数节日序列的研究

 

为更好地切入问题,有必要先对池田温教授的研究做一介绍。

池田温提出的问题是,做为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节日,可以举出元旦、人日、上元、上巳、清明、端午、夏至、七夕、中元、中秋、重阳、冬至、腊日、除夕等。这些节日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多在奇数月份,多在十五日。还有一个特别特殊的地方是象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这样月与日重复的特殊节日。这一重数节日序列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是在什么样的原因、背景下出现的?为回答这一问题,他把有关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这四个节日起源的相关记载做了梳理排比,并通过对这些记载进行检讨和批判,断定这四个重数节日几乎都出现于后汉末期,而定型于三国时代的结论。此后,他又从中国历史上由干支纪日向序数纪日的转变这一角度来探讨重数节日出现的原因和背景。他指出,中国上古习惯使用天干地支组合的六十甲子来纪日,这一传统形成于殷商,影响连绵到今天。但是,从战国末期开始,已经开始出现用2日、3日这样序数的表示方法。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秦墓出土的秦简《日书》中已经可以散见诸如“鼠襄户见之,八月一日二日吉,三日不吉,四日五日吉,六日不吉,七月八日吉,云云”(757简)、“入正月七日,入二月四日,入三月二十一日,云云”(789简背、862简)这样的用序数表示的例子。他还注意到居延汉简大量的干支与序数纪日并列的事例,注意到汉代传流下来的石刻中也同样散见序数纪日。池田温的结论是三国以后,正式的国家文件上大量仍然使用干支纪日,但是日常的纪日中序数纪日已经普及,而重数节日的出现,是以这一变化为背景的,是纪日从干支走向序数的重要的一环。

池田温的贡献在于,第一,他第一次把重数节日做为了单独的研究对象,提出了岁时节日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第二,通过对史料的检讨和批判,正确地断定这一节日序列成立于后汉末期,而定型于三国时代(3世纪)。第三,从中国历史上由干支纪日向序数纪日的转变这一角度对重数节日的成因做了分析。池田温的研究,对笔者撰写本文有重大启示意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