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百度推音乐下载服务因为…
办公桌摆设占卜你的个性
餐桌上摸透他的个性
“五猖”的复兴与“偶在…
“盛世之情感,乱世之理…
2009年历史老师的个人总…
2009年音乐老师的个人总…
2009年小学教师的个人总…
2009年学生会半年的个人…
“三言”中女性的个性魅…
最新热门    
 
民歌的个体记忆与群体记忆

时间:2009-9-8 17:39:44  来源:不详
“闹夜也有利市。闹两夜了,得三四十元钱。一夜呢,就是烟啦小礼物。  我手不那么活泛,主要是唱。(鼓)没得人打的时候,我又打两下。”

“喝不得酒。硬要我喝,推不脱了只好抿一点点。抿一点人都不舒服。”

 “我操练得比爹强点。爹原来唱丧鼓歌只搞得夜把子,我可以搞两夜子夜歌子,不重复。若还要搞,还可以接到搞的。像《周氏还阳》,我可以唱两样的腔,一种夜歌子(这里特指打丧鼓时所用腔调),一种玩歌子(红事、白事、劳作均适用的腔调),不重复。”

“出了白事,都兴闹夜。去唱丧鼓歌,有的是沾亲带故,得到信就去了;有的是人家接的,有的是伙计们(打丧鼓的班子)喊的。”“我在麻窝(指本村马卧泥村)有8个歌友。”“唱歌我唱起樟村坪、殷家坪、官庄(以上属夷陵区),远安的沙砾坡、柳林、大磨冲(均属远安县苟家垭镇)。在本地雾渡河最多”(按:范围在相邻两县区的4个乡镇之内)。-

陈篾匠传唱的民歌,除了用于乡邻红白喜事、薅草等田间劳作等场合之外,多年以来习惯用于自己做篾器的时候自哼自唱、解闷解乏、自娱自乐。前一种情况下的唱述环境,陈篾匠与同乡歌师傅是一样的;后一种唱述环境,则是陈篾匠独有的。由表及里考量这两种不同的唱述环境对陈篾匠其人其歌的影响,有以下二点当予重视:第一,从民歌唱述的频率来比较异同,陈篾匠自发的民歌唱述活动明显多于同乡歌师傅、更为经常化。第二,在前一种情况下的唱述活动,受众多而且成员处于流动变化状态,唱述者的情绪与受众的情绪互动,唱述氛围相对浓郁,听众参与的议论应和是促成歌师傅筛选内容、琢磨唱词、进行再度加工创造的社会基础;而自哼自唱的环境与之相比,天然缺少听众的参与,没有受众来注入情感理念与陈篾匠呼应、切磋,这使陈篾匠唱述的民歌缺少打磨的外部推动力,加之仅靠自身体味来进行推敲加工又受到文化基础、理解能力的限制,致使他记忆的民歌变化缓慢,更为接近他原来承接时的状态,方言土语的特征保留得更为详细,文字更为朴质粗糙。此二条在陈篾匠反复不断自哼自唱的活动中呈现出并行不悖的态势,值得学界注意。

按照苏宗源先生的约请,陈篾匠从2001年春夏之交开始回忆记录几十年来常唱讲不忘的民歌,用的有信签纸、高算术(小学生练习本)、烟盒纸等,笔为铅笔。为防止凌乱、散失,苏宗源接着送去几支圆珠笔和一批16开的“会议纪录”簿,陈篾匠又断断续续写满了6本。虽然陈篾匠幼时读过《三字经》、《论语》、《大学》、《孟子》,——客观分析,他8岁启蒙,在两年私塾里死记硬背,不一定读懂,——由他亲笔写下的这些民歌稿中错别字却难计其数;整理者除了少量能够立即勘误的以外(如陈篾匠回忆记录的长歌《三国》:“此处一篇古风词,古风词曰:滚滚长江东起(逝)水,浪花桃近(淘尽)英雄……”),对许多文字不易判断准确。即使熟悉家乡方言、民歌唱腔的苏宗源,对不好辨认的字仍得请陈篾匠唱述相关篇章、段落,再对照其音调来仔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