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关于儒学及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起卦法时间以早上最…
六爻卦书中传统结论的思…
易学传奇人物
端午节的传统开运习俗
传统建筑的朝向
传统的纳西族居民平面布…
开发商应读懂传统建筑风…
风水之学与传统释道之学…
传统风水在相地时,有地…
最新热门    
 
儒学传统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

时间:2009-8-8 16:36:33  来源:不详
之大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1)故《大学》谓:“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学传统中这一被传统社会奉为经典准则的“以修身为本”的理论,其实也适用于现代社会。能否建设起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根本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素质状况。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整个社会才能达到文明和谐之境。因而每个社会成员的和谐人生乃是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而要达到和谐的人生,自然应从“修身”开始。 

    然而,在现代工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社会中,无止境地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导致人们过分迷恋于对物的占有和崇拜,这会使人们变得贪心不足,越来越自私。而这种物欲化的倾向又会使不少人的道德异化,人格退化。有的人为了实现自己过分的、不切实际的物质欲望,什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乃至一切礼义廉耻全都置诸九霄云外。于是,道德沦丧、人文精神危机遂成为严重的现实问题,消解理想、蔑视道德、远离崇高、排斥正义、摈弃精神境界、逃避社会责任等庸俗化和粗俗化的倾向竟成为时尚,纵欲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功利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大行其道。在这种身心失调而导致人格分裂的危机中,若能取法儒家以品德修养为主的修身之道,对于达致和谐的人生,并进而促成和谐社会的形成必将获得有益的成效。 

    关于“修身”,儒家主张以“敬”为纲领。孔子提出“修己以敬”,宋儒进而发展为精微的“主敬”说。所谓“敬”,对人对外而言是尊敬、尊重;对己对内而言则是态度端肃,接物不苟且、处事不敷衍而郑重其事,认真学习、认真办事、认真做人,这是品德修养必须具备的最基本态度。儒家非常重视“敬”的品德,《易·坤文言》云:“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礼记·曲礼上》曰:“毋不敬,俨若思。”孔子主张“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2),“居处端,执事敬”(3),“言思忠,事思敬”(4),极力反对“为礼不敬”(5)。孔子还认为,即使是“安人”乃至“安百姓”的经世事务,也必须以“修己以敬”为基础。“修己以敬”,实际上就是应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人生,认真做人。一个人只有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人生,才能严以持己,不为物欲所动,从而使人格得到道德上的升华。 

作为儒家修身理论的总纲,“敬”或“修己以敬”主要包括几点:首先,修德必先立志。孔子谓:“士志于道。”(6)他强调既立志便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三军可守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7)。但要长期坚持己志,还得具有实践其志的恒心,故而孔子叹道:“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悲夫!”(8)并要求即使在遇到艰难由折时也不能片刻放弃己志:“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9)其弟子曾子也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任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0)可见,孔子提出“仁以为己任”之“道”亦即通过人伦教化而达到治国天下之“道”。诚然,古今之“道”的具体内容肯定会有所不同,实现“道”的形式也会有所差异,但应树立起追求真理和理想的雄心壮志并为之而作始终不懈、坚定不移地努力,则古今是相通的。其次,修身必以“诚”为本。孔子认为凡事都要光明正大,无愧于心,才能因“内省不疚”而做到“君子不忧不惧”。£11)所谓“内省不疚”就是“诚”的充分体现。《大学》以“诚意”为修身之本:“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并认为:“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所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中庸》进而把“诚”视为“道”之本体,强调“君子诚之为贵”,并云:“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学》和《中庸》都提出了“慎独”的修养方法,而“慎独”乃修养“诚”之要诀。朱子曰:“‘诚’字在道,为实有之理;在人,则为实然之心。”(12)“诚”的外在体现为“信”,故儒家提倡为人须“诚信”。只有做到诚信,才能取信于人。第三,谦虚好学,不骄不谄。孔子称赞孔文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3)的谦虚好学品德。他又赞赏其弟子颜回的好学精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4)“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15)曾子对颜回“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16)的谦虚好学品德十分敬佩。《易·谦彖》云:“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这里彰显的是谦逊的品德及其所获的效益。儒家又认为,只有具有了谦虚好学的品德,才能知过必改、有错能纠,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在于是否能改过纠错,所谓“过而不改,是为过矣”(17)。孔子在赞许谦虚之德的同时,又对骄傲者予以批评:“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18)他认为:“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19)“骄”与“泰”相对立而与“谄”相联系,因为惟胸襟宽广之君子方能“泰”,而胸襟狭窄之小人则不然,当其贫贱不羞时极力谄人,一旦暴富后又百般骄人。故而秉承师教的子贡,赞许的只是“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品德。要之,儒者所述既体现了谦虚的美德,又保持了不为贫贱富贵所动的独立人格。而只有谦逊好学,人们才乐于告以善言;只有不骄,人们才乐与交往;只有不谄,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这样,才能与他人建立起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整个社会也才可能建构成一个和谐社会。 

    儒家关于道德修养的条目很多,以上所举不过仅见一斑而已,他如“温、良、恭、俭、让”(20),“恭、宽、信、敏、惠”(21)等等,不仅各有其特定意义,而且都是儒家所重视的以之修身的德目。 

儒家认为,若要创建和谐社会须先创建和谐的人生,而若要创建和谐人生,除了重视内在的品德修养之外,还须正确重视并妥善处理一些客观存在着的矛盾关系,如:(一)“义”与“利”的关系。儒家重“义”亦重“利”,主张“义”与“利”的有机统一。这在理论上表现为倡导“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利”,反对“见利忘义”、“不义而富且贵”。因为“义”是使功利趋向于合理的规定,从“义”出发,也就是从合理的功利出发;一切有关“义”、“利”关系的论辩,最终无不落脚于所谋取的功利是否合理这样一个为人之道的问题上。这种观点和思维方法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故而中国人主张并认同的是“义然后取”,而总是把诸如偷的、抢的、骗的、贪污受贿的东西统称之为“不义之财”。(二)“理”与“欲”的关系。无论古今中外,在理论上都存在着“纵欲”和“禁欲”两种偏离中道的极端倾向,而儒家有鉴于此,独独主张把人仍欲望控制在合理的限度之内,既不“纵欲”又不“禁欲”,而是“寡欲”与“以理节欲”。这是儒学本旨,与后来宋明道学家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判然有别。这种既肯认自然人欲的正当性、又强调用理智的态度来克制过度纵欲倾向的思想,无疑是很明智、正确的。(三)“德”与“才”的关系。儒家本是“仁”、“智”并重即“德”、“才”并重的,但从根本处说,更为重视的乃是“德”和“仁”。这是因为一个人若有德无才,虽不堪大用,却至少不会造成大的危害,而若有才无德,则可能会因其人用才于世而贻害社会,祸国殃民。儒家有鉴于此而更强调品德修养,要求“崇德”、“好德”、“修文德”、“为政以德”,反对重才轻德、有才无德。回视历史而复慎审现实,这种思想是有其合理性的。(四)“言”与“行”的关系。有鉴于现实生活中言常有余而行常不足,导致“言过其实”的倾向,儒家特别强调“言顾行,行顾言”,以求达到言行一致,而反对言行不符、表里不一,“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说:“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22)他认为大言不惭的人,必然无意于付诸行动,其言很难兑现。针对这种现象,儒家提出“敏于事而慎于言”作为君子修德之要务,认为只有对行事不足勉以勤勉,而又对有余之言戒以谨慎,使之言行相符,才能获得人们的信任。孔子还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23)只有言行皆得其实才能行事少犯失误,福禄也就在其中了。因为人的行为主要体现在言行上,所以力求言行一致,乃是品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五)“文”与“质”的关系。孔子还要求养成“文”、“质”兼胜或“文”、“质”相称的君子风度,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4)这里,“质”指内在的道德品质,“文”则既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所谓《诗》《书》“六艺”之文,亦指仪表、风度、言辞优美;而“文质彬彬”之“君子”,就是内外兼修,道德与知识技艺并进、内在精神与外在形象均美的真、善、美高度统一的人。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由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严重失衡导致道德沦丧,人文精神出现了严重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和发展人类的文明成果,构建和谐社会,就应着力注重克制市场经济固有的物欲与功利的冲动,彰显人文精神。而儒家关于品德修养的“修身”理论在这方面无疑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毋庸多析即可发现,它对于协调身心以实现和谐的人生必能发挥巨大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