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论南朝四史史传人物的文…
南宋词科对南宋骈文发展…
浅论南唐诗在我国诗歌史…
南宋永康学派与近代经世…
《论学绳尺》与南宋论体…
南宋心学派之“天籁自鸣…
南宋文化对北方的辐射
南宋江湖诗人的谋生方式
南宋词人王质、沈瀛、李…
论南宋后期词的雅化和诗…
最新热门    
 
论南宋使金文人的创作

时间:2009-8-8 16:42:38  来源:不详
人往往是取笑的对象。据载,李壁开禧元年(1205)使金,金国接伴使与他谈起苏轼,称“东坡作文,爱用佛语”,李壁回答说:“曾记赤壁词云:‘谈笑间,狂虏灰飞烟灭。’所谓灰飞烟灭四个字,用《圆觉经》语,云‘火出木烬,灰飞烟灭’。”52 闲谈中,李壁没有放过讥刺对方的机会,将对方讽为即将灰飞烟灭的狂虏,从而获得一种心理的满足。与此相似的还有张诏使金的经历:金人曾手执身穿女真族服装的宋徽宗、宋钦宗的画像,来到张诏的住所,想戏弄张诏。张诏当即认出徽、钦二帝,却假装不知,对之即拜。金人诧异不解,张诏回答:“诏虽不识其人,但见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疑北朝祖宗也,敢不下拜。”53 张诏很机敏,既称颂了徽、钦二帝,尽了臣子之道,又巧妙地贬损了金人。这样,张诏所代表的汉文化赢得了胜利。

宋人的上述记载也许确有其事,但它未必客观全面。从现存史料来看,金国接伴使不乏文化水平较高的汉族文人,像参与绍兴和议并与宋使者同行的邢具瞻,陪伴范成大的田彦皋,都有诗作传世。在与这些文人的较量中,宋人未必一直获胜。曹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例:

余比出疆,以茶遗馆伴。乃云:茶皆中品,此间于高丽界上置茶,凡二十八九缗可得一胯,皆上品也。予力辩所自来,谓所遗皆御前绝品。他日相与烹试,果居其次,伤为猾夷所诮,因得一诗:“年来建茗甚纷纭,官焙私园总混真。……世乏君谟与桑苎,翻令衡鉴入殊邻。”54

曹勋自诩为绝品的茶叶,其质量反而次于金国的普通茶叶,其责任当然不在曹勋,与他本人的文化水平无关,却因此引起他的感慨。这种“衡鉴入殊邻”的事情,当非个别情况,只是一般文人缺乏这种雅量,不愿意正视而已。这说明使金宋人自尊背后隐藏着自卑的心态。

这种源于民族对立背景下的文化较量与传统的民族歧视有一定的区别,它是对金源强权政治的反抗。此前的民族歧视,出于大汉族主义和强大的政权实力,显得理直气壮,自尊自大,一般没有这种具有反抗性质的文化较量。而这时南宋向金国称臣称侄,外交上低人一等,民族歧视的资本大不如前,所以民族歧视的气势有所收敛。他们表面上不能再随意鄙视金人,至少不能当面称对方为“胡虏”,朝廷甚至规定不得使用这些字眼,国书中不得不尊称对方为“大金”,就是说,传统的民族歧视受到了现实不利条件的压制。因而,由民族矛盾激起的仇视金人的愤怒情绪,则转变为比较单一、比较普遍的文化歧视,以此来对抗金人在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压制。这在使金宋人的创作中屡见不鲜。范成大的纪行诗可以作为代表。他带着求金人归还宋帝陵寝及免立国书这两项使命,心里难免有些自卑,但在诗中却自称为“皇华使” (《赵州桥》) ,称金人为胡虏,俨然高人一等。他嘲笑金人的穿着,“闻说今朝恰开寺,羊裘狼帽趁时新”( 《相国寺 》),说伴使田彦皋“一生心愧踏鸱巾” (《踏鸱巾》) ;他嘲笑金人的语言,说“大抵胡语难得其真” (《琉璃河》) ,斥之为“犬羊鸣” (《宣德楼》) ;他嘲笑北方伴使兵部侍郎耶律宝不识汉字,曰:“乍见华书眼似獐,低头惭愧紫荷囊。人间无事无奇对,伏猎今成两侍郎。” (《耶律侍郎》) 将之与唐代读错字的户部侍郎萧炅并列,予以讽刺。他甚至嘲笑金人汉化方面的一些表现。金世宗因避其父宗尧名讳,将尧山改名叫唐山,范成大却予以刻薄的挖苦:“何物苦寒胡地鬼,二名犹敢废尧山。” (《唐山》 )其他文人也有类似的作品。如洪适讥讽北人的装束,“短帻人如秃,尖冠女不   ” 55,说北人演奏的号角“胡音嘈不须听” 56;周麟之嘲笑北人的语言及装束:“伴行蕃使言侏离,髯奴□耳乃有知”57 ;许及之讥笑金国官署公文将“盱眙”二字写成“肝胎”:“华风虽染不知裁,将底论思献纳来。杕杜昔曾闻杖社,盱眙今却见肝胎。”58使金文人们从这些快意的嘲讽中释放出文化优越感,并以此缓解途中的屈辱和自卑感,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但这些多半是他们的自言自语,自我安慰,实际交往中可能是另一回事。范成大求免立国书之礼,被金世宗斥为“殊骇观听”59的“率易”之举,“于尊卑之分何如,顾信誓之诚安在60 。面对这种强权,范成大也许只能在心里鄙视它,未必敢将其文化歧视公开化。

四 使金创作在南宋文学中的地位

上文侧重论述使金创作的认识意义,从中已经可以看出使金之作是南宋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使金创作在题材方面的价值还不止这些。

首先,就爱国感情而言,使金创作壮大了南宋爱国主义文学的声势,丰富了南宋爱国主义文学的内容。像范成大这样的著名诗人,其使金组诗无论是对于他本人而言,还是对于整个南宋诗坛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难以想象,如果没有范成大的使金组诗,那将是多么大的遗憾!其他文人的创作,成就虽然不及范成大,却像拱月之众星,自有其价值。还应该看到,随着南宋时战时和的局势,以及时间的无情消逝,特别是在苟安局面相对稳定的时期,并不是所有文人都能像陆游、辛弃疾那样,始终热切地关注收复中原的大业。无论是西子湖畔的酣歌醉舞,还是佛狸祠里的祭神钟鼓,都昭示着从上层文人到民间百姓爱国感情间断性的减弱、麻木或迷失。淳熙十四年(1187)使金的姜特立,总结使金感受,说:“中原旧事成新恨,添得归来两鬓霜。”61这一方面说明,六十年前中原沦陷的“旧事”,本来已经渐渐远去,渐渐淡忘,另一方面也说明,使金行为激发了他对日益淡漠的旧事的新感受。一批又一批文人年复一年地出使金国,不时地激发使金文人的爱国感情,促使他们不时地创作出爱国主义的篇章,这样就能有效地延续和推动南宋爱国主义文学的发展。对许多普通文人而言,使金经历尤为重要。像曹勋、曾觌、姜特立等人,为人没有多少可取之处,但其使金创作抒发其爱国之情,却成为其创作中的闪光点。他们的使金之作,使南宋爱国主义文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其次,就表现地域而言,没有使金经历的人,对于北方沦陷区,只能出于想象和传闻,有的文人则索性局限于半壁江山。这样的文学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感是片面的和残缺的。使金文人的创作弥补了这一缺陷。他们深入金国境内,尽管只是匆匆过客,尽管带有自己的视角,但毕竟有了较真切的感性认识,有了较宽的眼界,大体表现了北方广大地区的风貌。如果没有使金文人的创作,北方民众的爱国(宋王朝)感情、少数民族文化,甚至沿途的自然地理、历史遗迹,都将变得模糊不清,不仅不为南宋其他文人所了解,也将不为后人所知晓。因为现存的金人著述中很少有这方面内容。

其三,使金语录和日记还是南宋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虽是官方文字,近似公文,多载地理风物、女真习俗、交往礼仪等,但其中也不乏精彩片段。如周煇《北辕录》写他经过汴河时的感受:“是日行,循汴河,河水极浅,洛口既塞,理固应然。承平漕江,淮米六百万石,自扬子达京师,不过四十日。五十年后乃成污渠,可寓一叹。隋堤之柳,无复仿佛矣。”语言简洁,感叹意味深长。日记体散文起步较晚,北宋司马光、黄庭坚等人均有日记传世,日记私人性质较强。使金日录不同于普通的日记,因为这些文人平素未必有写日记的习惯,可能只是因为使金这一特殊任务,才写日记,其中所记仍以公事居多,普遍具有较强的爱国感情,但比使金语录的个性色彩、文学色彩又要突出一些,似乎介于公文与私人日记之间。如楼钥《北行日录上》乾道五年十月二十日的日记长达六百多字,堪称一篇优美的游记。使金日记不仅为后人提供了第一手的宝贵资料,还为记体散文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题材之外,使金之作在艺术上也有很多值得注意之处。

除周麟之《中原民谣》等诗歌之外,使金之作大多有感而发,有的感慨深沉,有的生动感人,都特别真切。诗歌如此,赋文也不例外。绍兴十二年(1142),宋高宗母韦氏回宋,曹勋被任为接伴使,途中写下了《迎銮赋》62一文。该文分《受命》、《启行》、《见接》、《北渡》、《传命》、《许还》、《回銮》、《上接》等几节,有的段落写得催人泪下。如《北渡》曰:

晨起揽辔,忍临故汴,所过郡邑,人物皆汉。惨神都兮东入,望双阙兮魂断。泣经旧止,路人惊盼。怅予怀兮靡陈,岂止黍离之叹。麾拂全赵,旌簇燕雁。指扶桑兮万里,值隆冬兮雪漫。寒几堕指,噤欲神散。涉辽河兮航混同,逾御林兮抵春甸。

这段描写情真意切,荡气回肠,很好地抒发了经历北宋故都时的心痛感受。这在以议论说理见长的宋代文学中是相当难得的。

由于使金之作,特别是诗歌,基本上都是纪行之作,但又不是单纯的纪行写景,而是寓含诗人的爱国之情及诸多感慨,这就决定了使金诗歌的一个共性特征,就是常常是纪行、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如:

天连海岱压中州,暖翠浮岚夜不收。如此山河落人手,西风残照懒回头。 (李壁《使金诗》) 63

衮衮河流到底黄,谁言一苇便能杭。伤心击楫无人会,举酒回头酹太行。 (韩元吉《渡河有感》)64

李诗前两句先写北方河山的壮丽景象,然后抒发激昂不平的感慨。韩诗以议论为主,面对黄河,他伤心不已,感慨万端。很多使金诗歌往往都是这样,以议论作指归。再如:

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闻说群胡为封土,世间随事有知音。 (范成大《七十二冢》)65

胡儿吹笛醉秦楼,月白风清只共愁。魏国九京如可作,锦衣能复故乡留? (许及之《过相台》) 66

范诗通篇议论,先以“谁复如公负此心”作铺垫,引出后两句的讽刺,根据北人为曹操疑冢封土之事,将现实中的“群胡”讽刺为曹操的知音,既新颖幽默,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许诗前两句写相台当地女真人歌舞享乐的热闹景象,月白风清有双关含义,既指楼阁建筑,又兼指自然景象。后两句突然转到相州籍的历史人物韩琦,设想他假如起死回生,还能否衣锦还乡这一耐人寻味的问题。后两句的议论与想象相结合,显得委婉而意味深长。

与其他诗歌相比,使金诗歌基本上没有干枯生涩等弊端,一般很少用典,很少有驰骋才学的倾向。体裁上,多采用灵活自如的七绝,古诗较少,律诗更少,形式上,也多直抒感触,很少采用唱和次韵的方式。七绝的风格也与前人的飘逸潇洒、风流俊爽、含蓄蕴藉等有所不同,出现了沉郁顿挫的诗风。从上文所引之诗可以看出这一点。这固然与其表现手法相关,更重要的是与使金宋人心情之感伤忧郁相关。由此可见,使金诗歌作为一类,对认识宋诗艺术的丰富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诚斋集》卷三《跋丘宗卿侍郎见赠使北诗一轴》,《四库全书》本。

②《渭南文集》卷二八《跋张监丞云庄诗集》曰:“今读张公为奉使官属时所赋歌诗数十篇,忠义之气郁然,为之悲慨弥日。”见《陆游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252页。

③王之望《汉滨集》卷一《出疆次副使淮阴舟行》,《四库全书》本。

④京镗《留金馆作》,《全宋诗》卷二五五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7册,第29656页。

⑤钱锺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92页。

⑥洪适《次韵梁门》,《全宋诗》卷二○七九,第37册,第23456页。

⑦洪适《次韵初望太行山》,《全宋诗》卷二○七九,第37册,第23454页。

⑧《范石湖集》卷一二《护龙河》,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下引范成大诗均出自该本该卷,不另出注。

⑨周煇《北辕录》,《说郛》卷五四,涵芬楼本,下同。

⑩许及之《涉斋集》卷一七《车行》,《四库全书》本,下同。

11洪皓《鄱阳集》卷一,《四库全书》本,下同。

12曹勋《松隐集》卷七,《四库全书》本,下同。

13《全宋诗》卷二○七九,第37册,第23455页。

14楼钥《攻媿集》卷六,《四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