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八卦是文化源泉
中国的文化背着“另类”…
以“文化革命”封嘴巴
以“暴民文化”来妖化
再论述“旧文化不能救中…
中国文化强国的起点
向深圳学习创新型文化发…
感受美国博物馆文化:把…
小学文化的高院法官
不要把文化看成贴在城市…
最新热门    
 
岭南文化学术之传统

时间:2009-8-8 16:48:03  来源:不详
为中原所不齿。广东能跃然而起,在中国舞台,占
一重要地位,完全为近百年来之事。从南粤王赵佗至今,岭南历史,逾
2000年,而最近之100年,则关系最为重大。
    何以关系忽然重大?此则完全因海通之关系。而海通之关系,则因
地理位置之关系。以其地理之位置,配合海通之运会,以其时,得其地,
时与地一旦配合,广东即一跃而起。
    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海运大开。英法荷兰之势力,逐渐东侵。
中国在东亚一隅,不复能闭关自守。既不能闭关自守,即被迫而入于世
界之舞台,从此与西方诸国发生来往。而在来往关系中,广东首当其冲,
所以列强第一次侵略(鸦片战争),即发衅于广东。广东当然受害最大。
然天下事有利未必无害,有时有害亦未必无利,而广东即于此祸害交迫
之下,奋兴而起。
    19世纪,海洋文化(世界文化)如潮涌来。广东当海洋之冲,因此
乃事事得风气之先。事事得风气之先,即广东所以扶摇直上之一大关键。
其实广东在历史上,早已成为对外交通及接受外来文化之最前哨。广东
与海南诸地交通,远在汉武帝之世。其时徐闻、合浦为中国对外交通发
舶之所,往来市舶,均寄碇于此。六朝以后,广州与海外交通大盛,其
时大食国(阿拉伯)商人在广州已有居留地。法国汉学家伯希和亦言,
中国对外之交通路线,最初属于交趾,至7世纪时,交趾之地位,乃为
广州所夺。至唐代,阿拉伯人兴起,南海方面,海上贸易极为繁盛,广
州之地位,益为重要,遂掌握海外交通之总枢纽。
    惟其如此,所以广东为接受外来文化之第一重门户。达摩初来中国
(梁朝),即先至广州。广州西关下九路有街名“西来初地”,即纪念
达摩初来之迹。其地之华林寺,相传即达摩所建。其时印度高僧,航海
而来,广州城西之光孝寺,为岭南第一名刹,六朝以来,高僧驻锡于此
者极多。相传有梵僧名智药,由西竺航海而来,带有菩提树一株,种于
戒坛前,预言日后有肉身菩萨于此受戒。其后六祖慧能果于此树下祝发
(唐高宗时)。此即为广东接受外洋文化所开之第一朵花。
    总之,对外交通愈频繁,则广东之地位愈重要。近百年来海禁大开,
各国(海南诸国以外)来往之关系,又不知比从前发达若干倍。因对外
商业发达,所以对内商业亦随之发达。内外商业均发达,整个产业界亦
随之而发达。产业发达,自然赋税增加;赋税增加,其政治上之重要性
亦随之而增重。同时因海岸与边防之重要,亦加增其政治地位之重要。
所以清末派来任两广总督者,多为一等大员,如李鸿章、张之洞、刘坤
一、岑春煊等,清廷所以付以海疆之寄,即因其对于广东之地位,特别
重视。此一切均足以证明广东因其经济地位之重要,而影响到政治地位
及其他一切地位之提高。
    广东从前在学术上,并无地位,然其后则不然。粤人在学术上至此
亦显露头角,除陈澧、张维屏、黄培芳、梁庭@⑩、邹伯奇诸人,继
承中国学术正统之外,广东从自身突起一支异军,后日即成为中国学术
思想界之先锋,之旗鼓。领导之者,主要为孙中山先生之提倡革命,又
一方面,则为康有为之倡议维新,更一方面,则为容闳于同治十年带领
中国第一批留学生梁敦彦、詹天佑等30人,出洋赴美。岭南从前之遗民
文化,经过几百年理学之陶冶,经过明亡之惨痛,经过200余年秘密会
党之酝酿,经过太平天国之教训,再加之以海通以后世界潮流之激荡,
遂孕育而成一种崭新的文化(与遗民文化遥遥相接,而有其连续性)。
而广东乃成革命之策源地。
    自戊戌以后,中国整个学术思想界,都为两种潮流所支配。一为革
命的潮流,领导者为孙中山先生;又一为君宪的潮流,领导者为康有为
与梁启超。此两种潮流,在清朝末年,几于势均力敌,旗鼓相当,其后
革命潮流胜,君宪潮流乃偃旗息鼓。此两派领袖均为广东人,两派活动
均以广东为其出发点,而最初效力于此两派之劲旅,之干部人物,多属
广东人,足见广东之重要性及其富于矛盾性。孙中山先生之思想,承接
世界最新之潮流,已极显明,其学说亦已家喻户晓。至于康梁一派,其
领袖之人物虽然倡导保皇,然因政变失败,党徒被捕被杀,其余一部分
被迫逃亡,所以对于当时执政之满洲大员,亦恨之刺骨。因此,革命派
固然谈革命,君宪派亦谈革命(在新民丛报初期,革命字样,屡见不鲜)
;革命派讲民权,君宪派亦讲民权,彼此都以18世纪西欧之政治思想为
其出发点。所不同者,一派主张彻底推翻满洲政府,从头改造;一派则
主张维持现状,加以改良而已。在此两派运动中,革命派比较急进,比
较激烈,比较彻底,则从外面压入;而君宪派比较温和,比较缓进,则
从内部涌出。此两派虽然标揭相反的、冲突的、绝不相容的主张,但同
时亦有不少共通的、可以相合之处。此两种运动虽然均起于广东,以广
东为其地盘,从此发轫,然转瞬之间,已普遍展开,成为全国的运动,
非广东一省所得而专有,盖其势力已弥漫于全国。无论何处,无论何人,
不为革命党则为君宪党,如果两者都不属,其人非顽固守旧,即为落伍
退化,几不齿于士类。
    至于人民,在积极的自动的一方面,其活动则更可观。当时清政府
愈益腐败,而外患之压迫,亦愈益加深,人民懔于邦国之危亡,于是奔
走呼号。其时民气之盛,实不可以言语形容,于是开学堂,办报馆,集
会演说,指斥朝政,批评时事,完全受天赋人权及思想自由、言论自由、
集会结社自由之学说所影响。所以当时之舆论,确实有一种力量,足以
监督政府,指导人民。每逢有事发生,则报纸先加之以批评,人民随后
继之以响应。
    以是,全国思潮,奔腾澎湃,无论在政治方面,社会方面,道德伦
理方面,风尚习俗方面,学术与教育方面,无不受此种思潮之影响。在
几千年来专制政治之下,第一次听到民权之呼声,第一次听到自由平等
之呼声,第一次听到博爱之呼声(彼此都以同胞相呼),第一次听到男
女平权之呼声与婚姻自由之呼声;在几千年之学术系统中,第一次抛弃
传统之旧路,而另开新路,此真为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史上之第一次大变
动。其时人人谈革命,人人讲民权,谈革命讲民权之书报,及卢梭《民
约论》、孟德斯鸠《法意》、《法国革命史》、《美国独立史》之译本,
传诵一时,都有自由平等,革命鼓吹,文明进步,方针目的等新名词,
其情形与18世纪大革命前夕之法国无异。真可称为现代中国之第一线曙
光,亦可视为中国从此摆脱中古时代之氛围,一跃而入于20世纪之开始。
此为中国由“中古”而入于“现代”之转捩,之大关头,以后中国更有
如何进步,如何创新,如何建树,都无非以此为其初基,为其先导。可
惜现时人士,多未彻底明了此一转变之大关键,对此时代之重要性,未
有深切之认识。
    以上所言,不过说明在整个大潮流中,广东以其局部之地位,负其
所能负之使命,尽其所能尽之贡献而已。然其间尚有须注意者,即此种
思潮,本来发自广东,最初以广东为其发动之大本营,最后乃弥漫全国,
洋溢奔腾,成为全国之思潮,而转移时势,开创新机,使中国入于现代
之世界。如果从此点着眼,则广东所负之使命,及其所有之贡献,则不
可同日而语矣。何以广东有此使命,有此贡献?此则因近百年来,海禁
大开,因海运与通商,而得接触世界文化之潮流为其大关键。广东以其
地理位置,当海洋之冲,得风气之先,凑合机缘,遂得掌握空间与时间
之锁钥,此一使命乃不期然而然地落于广东身上矣。何以必落于广东身
上,而不落于他省身上?其间关系颇多,而今姑举一事以为例。广东有
无数华侨,遍布海外,此正为制造革命党,收容亡命客,筹措革命军费,
策动革命工作之最好条件。如无海外华侨,散居美洲南洋各地,则革命
恐不易有成功之望,连康梁诸人,亦无法进行其君宪保皇之工作。只就
此点,已足见广东之重要性,何况尚有其他之种种条件。所以民国以后,
张勋复辟,黎元洪出走,海军南下,国会南迁,组织军政府,倡言护法,
均以广东为大本营,其后国民革命,出师北伐,亦以广东为大本营。吾
人研究广东,必须着眼于此。此为近百年来岭南文化最重要之点。
    岭南文化,由张曲江、崔清献及唐宋以来之羁人谪宦,孤臣遗老,
奠其始基;由明以来白沙、甘泉诸人承其统绪,至近百年来,海禁大开,
与世界文化之潮流接触,一转而为一种领导性的革命文化,其间一千余
年,事迹昭然。而今时局虽然变更,然实不足以损岭南之价值。瞬息之
不足以变古今也。天之生有其地,有其人,其地临大海,宅南离;其人
则秉性刚强,民气焕发,得地理之孕育,承历史之遗传,故其地其人,
必可以促使岭南文化之重生。岭南居山海之间,秉炎晶之气,山则有云
岭罗浮,水则有珠江南海,潜则有蛟鼍,动则有虎豹,木则有红棉,果
则有丹荔,花则有素馨茉莉,香则有伽楠沈水,珍宝则有翡翠珍珠珊瑚
玳瑁,故其人物则有佗王之豪雄,六祖之神慧,张曲江、崔清献之赤忱,
李忠简、海忠介之忠耿,熊飞之壮烈,陈白沙、湛甘泉之德教,陈子壮、
陈邦彦之气节,屈翁山、陈元孝之孤洁,南园前后五子之风流文采,洪
秀全、孙中山之革命精神。岭南文化之复兴,必由斯道,舍此,更无他
道。此亦为岭南民族生命民族精神之所寄托。
    如是,岭南人物应有其特殊之风格,应以罗浮之耸拔为其精神,以
梅岭之高寒为其品格,以珠江之明朗为其风度,以南海之浩瀚为其襟怀。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