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八卦是文化源泉
中国的文化背着“另类”…
以“文化革命”封嘴巴
以“暴民文化”来妖化
再论述“旧文化不能救中…
中国文化强国的起点
向深圳学习创新型文化发…
感受美国博物馆文化:把…
小学文化的高院法官
不要把文化看成贴在城市…
最新热门    
 
生态文化热点问题探讨

时间:2009-8-8 16:49:11  来源:不详
3. 人作为价值主体,从生态文化角度考察,具有不同于工业文明时代的价值主体的内涵。工业文明时代价值观是近代人本主义价值观,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它关注的是人的物质需求的满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它关注的是个人的物质利益。生态文化价值观则主张兼顾人与自然利益,兼顾个人与群体、类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它所理解的价值主体既包括潜在的生物、生态系统,也包括社会主体、类主体。

 4. 价值主体属于认识实践范畴。生态哲学关于人与自然有机联系的观点,关于人—社会—自然构成复合生态系统整体的观点,要求人作为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必须考虑到生态系统状况、质量、发展趋势对人类生存、发展(包括人类当代生存质量、未来发展可能)的影响,注重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进化,注意维护生物多样性。而要维护生态系统、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质量,就必须从生态系统本身的规律出发,从生物的生存需求出发,维护生物生存发展所需的环境。生物的价值主体地位,在生物那里只存在潜在的、本能的自主性,而从生态系统来说,它不可能作为有机整体的调控中心。生物、生态系统的价值主体地位从很大程度上说是人类赋予的,是人类领悟到的,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生态系统的调控者,也正是因为人具有这样的能力,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需要主体发展这样的价值自觉意识。我们说,智慧圈是生物圈发展的高级阶段,就是注重、强调发挥人的调控作用。显然,智慧圈的建立不能单纯从人自身的物质利益出发,而应建立在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基础上,建立在考虑生态系统发展需要、生命发展需要的基础上。

 

三、人的主体性问题

 

       主体性是指人在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所体现出来的人的本质,以及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特性。

       当前主体性问题的提出根源于对生态危机根源的反思。许多学者将生态危机的根源归之于近现代主体论。学术界对主体性的理解主要是因循近现代哲学对主体性的界定,是建立在主客二分认识论基础之上,将人凌驾于自然之上,将自然看作人征服和改造对象的主体论。我们认为,近现代发展起来的主体论是一种片面的主体论,其中既包含着积极合理的内容,又暗含着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学术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对和肯定双方,实质上都只看到其中的一个方面,没有将主体论与人类中心主义区分开来。

       我们认为,主体论与人类中心主义虽然有联系,但它们本质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主要是人的自觉意识,是对人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肯定;后者则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片面的价值观。因此,要真正揭示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建立合乎时代精神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对此进行辩证分析。

       1. 主体论的产生发展有一个历史的过程,它与人在自然界的成长历程相关,是人与自然关系演化历史的反映。原始社会,人类处于蒙昧阶段,自然力量对人类具有绝对的权威,人类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必须与自然进行激烈的斗争,不过这时的斗争主要是本能的生存竞争,还谈不上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人的主体性。农业社会人们已经开始了改造自然的活动,不过这时人类主要是模仿、学习、利用自然长养万物的过程和规律,以满足自身物质生活需求,并没有改变自身对自然的依附地位,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形成是从15~16世纪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开始的,一开始,人主要是将自然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确立自身认识主体的地位;人作为实践主体则是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人类改造自然力量日益增强的基础上形成的。

       2. 应该承认,近现代意义上的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具有积极的意义,它改变了人类依附自然的地位,人类在自身创造性活动中认识到内在的本质力量,形成了独立自主的主体意识。但近现代主体论也有其明显的片面性,它将自然看作机械被动的存在物,只承认人具有生命、意识和能动性;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只考虑自身的物质生活需要,没有意识到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的活动的制约性,导致对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另一方面,近现代文化片面发展人的认知理性、工具理性,忽视价值理性的规范,将主体性与认知理性、工具理性等同起来,还导致了人性的异化。

       3. 我们指出近现代主体论的不合理性,并不等于否定主体性,主张回到古代主客未分之前的混沌状态(如海德格尔)。我们认为,人类在当前的境遇中,必须肯定人的主体性:(1)人作为自然界长期进化发展的产物,具有其他生物所不可比拟的主体性;(2)自然界不会主动提供给人所需要的生活物质资料,人要从自然界获得自身生存发展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必须发挥主体能动性;(3)近现代主体性带来的生态危机和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也是人自身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面对困境,我们所要做的既不是不管不顾、我行我素,也不是退缩不前,而是面对现实,发挥主体能动性;及时调整自身与环境的关系,使主体性得到进一步发展,走向成熟;(4)人类当前面临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也只有依靠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创造性才能真正解决;(5)人作为自然界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物,决定了人的主体性的发挥、运用,对自然界的进化具有主导作用,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调控者。

       4.我们现在所要做的是,根据生态文化的要求,重新认识主体性的内涵,建构生态主体论,发挥主体协调人—社会—自然关系的作用,使人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其一,应从生态文化的视域内重新界定主体性的内涵。一方面肯定近现代主体论中的自觉意识、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另一方面按照生态文化的要求充实主体性的内涵,突出主体的协调意识,强调人作为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应成为协调、促进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平衡和发展的主体。

       其二,从主体意识的内容构成来看,生态主体意识是科学认识与价值意识的统一。近现代主体意识有片面强调科学认识的一面,其价值观主要是近代人本主义价值观,注重的是个人物质需求的满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价值理性自觉。生态主体意识的形成首先要求重新理解科学认识的内涵。近现代科学认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局限于表层的线性因果规律,缺乏对自然生态规律的认识。而自然界是有机生命运动与机械性物质运动的统一,具有有机运动变化规律和必然性因果规律双重规律性,并且前者是更深层更基本的规律,因此要求科学认识必须从这两方面认识世界,将对自然的线性因果规律的认识和有机生态规律的认识结合起来,将对自然的机械性认识建立在对自然有机整体的认识基础上,以保证人对自然的改造,建立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

       生态主体意识的形成还要求从两方面建构主体的价值意识。一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自然环境不仅给人类提供物质生活资料,对人具有“环境的价值”(工具价值),而且人与自然具有本源性、本然性的有机联系,人的肉体、生命、精神都来自自然,与自然环境血肉相联,人不仅具有社会本质,而且具有自然本性(或环境本性),环境的性质、状况直接规定着人的生存状况与生存质量。从这方面来说,环境对人又具有“环境价值”。对环境价值的意识,要求人的生存活动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规律,将人的活动范围、活动强度限制在自然生态系统长期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二是人的生存活动是一种社会群体的活动,主体不只是作为个人的存在,更是作为社会群体的存在、类的存在。因此,主体意识就不应仅仅是局限于个人需求满足的个体性主体意识,而应是注重社会群体发展,注重人类长远发展的群体性主体意识、类主体意识,也就是说,应将社会的整体利益和价值、人类的长远利益和价值置于个人利益和价值之上,兼顾不同人、不同阶层、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兼顾当代与后代的发展需要,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规范人类当下的认识实践活动。

       其三,从主体的行为方式来看,应将主体生存活动置于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中考察,将主体性活动看作主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人是一种双重的存在物,“一方面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所谓受动性,是指人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的生存需要、生存活动受自然生态状况、规律、发展趋势的制约;所谓主动性,是指人秉受的生命力、能动性、创造性。主动性与受动性是相互联系的,正因为人受环境的制约,才促使人们发挥自身能动性、创造性。这要求主体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将二者统一起来,既不能将主体性活动看作单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