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八卦是文化源泉
中国的文化背着“另类”…
以“文化革命”封嘴巴
以“暴民文化”来妖化
再论述“旧文化不能救中…
中国文化强国的起点
向深圳学习创新型文化发…
感受美国博物馆文化:把…
小学文化的高院法官
不要把文化看成贴在城市…
最新热门    
 
大禹文化研究综述

时间:2009-8-8 16:49:13  来源:不详
、北川县的专家、学者、有关领导共8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长李举之致开幕词,四川省政协主席廖伯康、 副省长韩邦彦、 老领导杨超等作重要讲话,中纪委研究室主任张黎群,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孟世凯,北京大学历史系年轻学者孙华,河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夏史专家郑杰祥,北京图书馆分馆馆长、研究员徐自强,川大历史系教授、著名历史学家、民族学家冉光荣以及姒元翼、黄登培、何雨农、周锡银、李绍明、周九香、姚政、谢元鲁、程玉书等30多位专家学者在会上交流了论文。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李学勤因故未能到会,发来贺信并递交了论文;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任继愈、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等发来贺电、贺信。会后,由四川省大禹研究会将此次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论文50余篇,整理编辑为《大禹及夏文化研究》一书,陈勤帜任主编,李德书、钟利戡任副主编,著名历史学家杨向奎题写了书名,1993年1月,由巴蜀书社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共收入论文及重要讲话37篇。

  根据与会者的提议,组建了中国大禹研究会筹备组,张黎群任组长,廖伯康、韩邦彦、李举之、蹇洪秀任副组长,杨超、姒元翼、冉光荣、孟世凯、马敬洪、高显齐、郑杰祥、肖宗弟、徐自强为成员。1994年4月25日,筹备组向国家民政部呈报了登记成立中国大禹研究会的申请。同年11月4日,四川省大禹研究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北川召开,常务理事及热心大禹研究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60余人参加。会议由李举之主持,省政协副主席韩邦彦、羌族老红军兵团职离休干部何雨农等到会并作重要讲话。会议讨论修改了研究会章程,确定理事会每三年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每五年举行一次,将会址和办公地点由原设大禹纪念馆改设在北川县人民政府内。会议对四川省大禹研究会领导成员作了调整、充实。推选张秀熟、杨超、廖伯康、何雨农、张黎群、姒元翼为名誉会长,省政协主席聂荣贵为会长;副会长有:韩邦彦(省政协副主席)、 周礼成(省民委副主任)、冉光荣(川联大历史系教授、省参事室参事)、余国成(省水电厅副厅长)、刘钦山(成都物资贸易中心总经理)、 李举之(市政协主席)、廖世孔(市委副书记)、马敬洪(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高显齐( 市政协副主席)、王泰昌(阿坝州政协副主席)、杨吉生(阿坝州政府副州长) 
、蒋安忠(市人大副主任)、蹇洪秀(北川县政府常务副县长)、肖宗弟( 省文化厅文物处长)、傅英贵(市青片河林业局局长); 顾问高文(省文物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李绍明(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蹇洪秀兼任秘书长,邓德荣(县外事旅游办主任)、李德书(市府办三秘处长)、罗安志(县政协副主席)、钟利戡(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陈长久(县农机水电局副局长)、黄成发(大禹纪念馆馆长)任副秘书长;常务理事43人(其中原有27人,增选16人);理事78人(原有50人,增选28人)。至此,四川省大禹研究会已拥有会员117名。 

  1995年,县人民政府外事侨务旅游办公室编印了《大禹故里》画册。1996~1997年,县委宣传部牵头,在县内先后组织开展“弘扬大禹精神,建设大禹故里”的征文活动和理论研讨会。笔者应邀撰写的《大禹精神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先后被《绵阳论坛》(绵阳市社科联主办)、《绵阳师专学报》(绵阳师专主办)、《涪江新论》(绵阳市委党校主办)、《党的建设》(绵阳市委组织部主办)刊载,被绵阳市委宣传部评为“五个一”工程提名奖。 

  1999年11月8日,四川省大禹研究会学术交流暨换届会在北川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和省、市、县的有关领导60余人参加了会议。省人大民宗委副主任周礼成、省文联副厅级巡视员倪锡文、绵阳市政协主席邱文德、市委常务副书记马敬洪、市人大副主任蹇洪秀、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怡、县委书记杨学辉以及市政协老领导李举之等到会祝贺。会议由绵阳市人大副主任、四川省大禹研究会秘书长蹇洪秀主持;台湾亚台综合研究院人文暨社会所所长杜英贤、重庆师范学院教授黄中模、四川师范学院教授姚政、绵阳师专教授蒋志、西南工学院人文科兼职副教授李德书等在会上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省社科院历史所教授曾绍敏、省水利电力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冯广宏、能源部成都勘测设计院教授级高工周树椿、绵阳市政协文史委原主任钟利戡和副主任南治平等作了书面论文交流。参加会议的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还就大禹文化研究与北川的建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大禹生在北川,是北川乃至绵阳的宝贵财富,打好大禹这张牌,对地方的两个文明建设极为有利。建议强化宣传,提高知名度,可考虑在县城建造大禹塑像;高度重视旅游资源开发,加快大禹故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建设;学会活动要注重实效,坚持“文化搭台、经贸”,服务北川经济建设的原则;四川省大禹研究会要加强横向联系,扩展研究范围;要努力争取,尽快将四川省大禹研究会升格为全国大禹研究会。与会人员经过酝酿讨论,对研究会组织机构及组成人员作了调整、充实。由张黎(中纪委原教育室主任)、杨超(四川省诗书画院院长、原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廖伯康(原四川省政协主席)、姒元翼(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大禹第142代裔孙)任名誉会长,高文(四川文物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李绍明(四川省社科联副主席、省民研所研究员)任学术顾问,聂荣贵(四川省政协主席)任会长,韩邦彦(原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教授)、周礼成(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民宗委副主任)、李举之(原绵阳市政协主席)、廖世孔(绵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邱文德(绵阳市政协主席)、冉光荣(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余国成(四川省水利电力厅副厅长)、马敬洪(中共绵阳市委常务副书记)、杨吉生(中共阿坝州委副书记)、蹇洪秀(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万成(绵阳市政府副市长)、蒋安忠(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泰昌(阿坝州政协副主席)、高显齐(原绵阳市政协副主席)、刘文榜(北川县人民政府县长)、李承霜(北川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成贤( 北川县政协主席)、杨海泉(中共北川县委副书记)、 肖宗弟(四川省文化厅文物处处长)、刘钦山(成都物资中心总经理)、傅英贵(原绵阳市青片河林业局局长)任副会长;刘文榜兼任秘书长,经大忠(北川县人民政常务副县长)、邓德明(中共北川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开平(北川县政府副县长)、杨永忠(北川县政协副主席)、李德书(绵阳市政府办公室党组成员)、钟利戡(原绵阳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南治平(绵阳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罗安志(原北川县政协常务副主席)、邓德荣(原北川县旅游外事办主任)、陈长久(北川县防洪办副主任、原县水电局副局长)、黄成发(大禹纪念馆馆长)任副秘书长;陈开平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常务工作;何元兴、赵兴武、王泽元、胡军任办公室副主任;选举理事99人、常务理事68人。 

  新任四川省大禹研究会秘书长刘文榜(北川县人民政府县长)表示,四川省大禹研究会将会址设在北川,并多次在北川开展学术活动,对推动北川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北川人民一定会努力建设好大禹故里,为学会的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四川省大禹研究会将收到的11篇论文辑集为《海峡两岸大禹文化研讨会论文集》(11万字)于2000年5月付印出版。 

  大禹研究的不断深入,大禹故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不断加快,造型古朴,风格独特,气势不凡的大禹纪念馆在治城(今禹里)酉山下落成;神禹故里坊在石纽山下恢复重建;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禹王宫在原禹里乡政府驻地建成;“弘扬大禹精神,建设大禹故里”成为全县干部群众的共识。随着大禹故里知名度的提高,中国国际旅行社、台湾影业公司、日本早稻田大学等中外专家、学者、教授、演员、记者等慕名前往观光旅游者络绎不绝;一度时期,禹穴沟的餐馆发展到十余家;每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对于促进北川经济建设、民族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四川省历史学会夏禹文化专业委员会的研究活动 
1995年4月20日,四川省纪念大禹学术研讨会在都江堰市国家森林公园御龙宫举行。四川联合大学水利学专家熊达成教授、省文史馆馆长隗瀛涛教授,省社科联副主席、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钱来忠教授,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谭洛非教授等专家、学者45人参加了“大禹纪念碑暨御龙宫落成典礼”,提交学术论文13篇,并进行了学术讨论,编辑成有关大禹的《史料集》。

1997年4月20日,四川省第二届大禹学术研讨会在都江堰市国家森林公园龙池御龙宫举行。四川省水利界、史学界、考古学界、文学界、新闻界、出版界的专家学者3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从北京发来贺信。会议印发了北京、成都等地学者送交的论文12篇。与会者倡议由相关单位共同筹组“四川省夏禹学术研究会”(暂名)。1997年7月10日(农历六月初六人,大禹诞辰),在都江堰市龙池御龙宫举行四川省夏禹文化研究会筹备会议,到会学者30余人,一致同意在四川省历史学会成立夏禹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拟定了《章程》,公推了主任、副主任、委员等人选,报经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及有关部门批准,正式成立。李绍明任主任委员,谭继和、曾绍敏、段渝、王毅、周烈勋、姜显伦、李茂、汤建斌、王纯五任副主任委员,共有成员32人。聘请杨超、万本根、王家佑、李复华、龙晦、冉光荣、林向、孙砚方、陈世松、吴康零、张勋燎、章玉钧、梁旭仲、隗瀛涛、熊达成等19位学者为学术顾问。  1998年7月28日(农历六月初六日)至30日,四川省历史学会夏禹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在都江堰市龙池御龙宫举行大禹诞辰纪念会暨四川夏禹学术研讨会。来自四川省内的专家、学者和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的领导及台湾省四川同乡会的同仁共百余人参加了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30余篇。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成都市古都学会、成都市民族学会及四川省杜甫学会向大会发来贺信或贺电。大会首先举行了隆重的大禹纪念仪式,缅怀大禹的历史功绩。随后召开了夏禹文化研讨会,省委老领导杨超作了重要讲话,省政协副主席章玉钧作了题为《继承大禹精神,弘扬大禹文化》的发言,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副会长、省社科院副院长万本根作了《大禹治水断想》的发言,台湾周光昭女士也在会上发言。

  在李绍明先生的指导下,王纯五、谭继和等人主持于1998年底将三次研讨会收到的论文汇集起来,精选其中38篇, 经过反复校订, 于2000年11月由巴蜀书社出版了论文集《夏禹文化研究》,共30万字。该书是当代四川大禹研究的重要成果,收入的论文基本上代表了当代四川关于大禹研究的水平。许多论文就“夏禹与西蜀的关系”、“成都平原古城文明与大禹时代”、“夏禹文化的内涵”、“夏禹文化与道教的关系”、“夏禹文化的西兴东渐”、“大禹历史与传说考证”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论证。谭继和先生在《禹文化西兴东渐简论》中主张夏文化经历了西兴东渐的发展过程。他认为,夏部落由西向东迁徙形成三大区域、三大中心,即早期为西蜀岷江和汉江流域,是夏文化的初始期,以羌人产牧经济为内容;鼎盛时期在今晋南、豫西、豫中;衰亡时期在南巢,即荆楚江淮流域。这一观点已受到国内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国内公开发行刊物《中华文化论坛》成为大禹及夏文化研究的重要阵地之一。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华儒学、道学、佛学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内部学术交流资料《中华文化研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