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谈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
简述外语教育中的功用主…
戏剧文学与道德文化关系…
古代文学教学与当代大学…
希腊神话与中国古典文学…
韩寒有望成文学大师
选房购房请注意楼盘风水…
选房购房请注意楼盘风水…
选房购房请注意楼盘风水…
村中贴满大字报:老人讲…
最新热门    
 
简述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双重性

时间:2009-11-16 12:11:28  来源:不详
者又有其主体的选择性和目的性,而且译者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原作进行语言形式上的转换和文化的移植,而进行翻译活动时又受译入语语境或本族文化的影响和当时文化主流的制约,同时又有一定的主流翻译思想为导向。 
  三、译者与译论 
  不同时期以不同的翻译题材、体裁和翻译风格为主流,这就造就了不同的翻译主体。在郭延礼先生著的《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一书的绪论中把中国翻译史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以佛经翻译为主的汉唐时期;以自然科学翻译为主的明末清初时期,以文学翻译为主的近代。翻译主体分别为:西域高僧(当然也有去西域求法求经留学回国的中国僧人,如玄奘);耶稣会传教士;中国知识分子[6]1-6。由此我们又可以说翻译主体的共同活动形成了不同的翻译时期,译者与翻译时期的关系也只不过就是个别主体与多个主体的关系。其中在第三时期,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更加繁荣,把翻译作为一门学问(不管是把翻译作为技术、艺术,还是科学)的谈论也越来越多,译者的主体地位也越来越突出。
  不同地域、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流翻译思想。就译作与原作的关系以及译者在翻译中应起的作用,中西方有一些相同或类似的翻译思想。中国近代有马建忠的“善译”和严复的“信、达、雅”;当代有傅雷的“神似”和钱钟书的“化境”。在西方,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提出“翻译是艺术,要求在保留原作的特点和不失真的前提下,尽一切可能使原作迷人,做到美的相似。译者必须绝对服从原作的意思”等等;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还有翻译对等(translation e-quivalence)在现代翻译研究中有很大的影响,尤金·奈达提出了“动态等值”论(dynamic equivalencetheory);以及凯迪提出了“意义对等”(semantic e-quivalence)等。其中不乏要求译者忠实或原汁原味地译介原作及传达原作者的写作主题思想、目的、意图,以至于写作手法风格等的标准和原则。所以说译者是在翻译理论的导向下,大多带着原作和原作者的影子进行翻译的,此时译者处于客体地位,但译者正是翻译实践的主体和理论的创造者和发展者,作为实践的主体就有其主观能动性,对原作的忠实也正体现了译者对原作者的尊重和翻译工作本身的性质。
  为了原作得以在异域文化下被认识与接受,文学译本不应当只是精确的复制品,它要求准确性,又要求艺术性;“文学翻译的艺术本质就是一种用艺术形象认识和反映现实的形式”[7]11。这就需要译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是如何开展其工作的。
  四、译者本身
  译者是原作的读者又是译作的读者。作为原作读者阶段的译者要力求摆脱本族文化的影响,而用异域文化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原作及其思想内涵。作为译作读者的译者本身,在其所理解的异域文化基础之上,要考虑如何使译作在新的语境中生存——(在形式、内容和内涵各方面)被译入语读者接受。我们应该从其目的,理解和表达三个方面来看译者。译者从事翻译活动是有一定的目的性的。功能翻译理论中提到翻译的最高规则都是“目的准则”。特定翻译任务的目的所要求的可能是意译,可能是直译,也可能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其他策略,这都以翻译所服务的目的而定[8]37。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论”中提到翻译领域中可能存在的三种目的: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基本目的(可能是“为了谋生”),目标语环境中译文的交际目的(可能是“为了启发读者”),以及使用特定翻译策略或翻译程序的目的(例如,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