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诈榨结合? 寺庙的文化产…
第3届山东文博会闭幕 千…
曲径通忧? 文化产业开发…
曲径通忧? 文化产业开发…
曲径通忧? 文化产业开发…
浅谈文化的另一种发现与…
汉王科技被起诉 电子书…
中国文化产业“家底”大…
海南发改委官员:文化产…
非遗产业化如何避免山寨…
最新热门    
 
论产业化时代的精神文化生产

时间:2010-10-8 11:48:55  来源:不详
左右供求相当,其余约86%已达到饱和,就是说没有一种物质产品是供不应求的。出路只有两个:一是扩大出口,二是用文化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在世界经济不景气、出口也有限的情况下,当务之急是后者,就如同刘索拉小说所说的“除此以外你别无选择”。更何况2003年最新披露的权威数据:“中国大陆文化消费的潜力约300()亿,到2005年将达到5500亿。;Isl被“知识富翁”的学人和页叱贾困的大众共同翘首以待的文化建设高潮终于姗姗来迟!用一句流行歌词来说就是“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此外,我们还看到许多令学术界尴尬的情况。例如,仍有一部分学人认为“文化的产业化,市场化在逻辑上是否可能,文化是否能作为产业来抓,作为产业来发展,并‘走产业化的道路’,还是一个有待证实的问题”。闭甚至也还有人断言“价值规律不能支配精神生产”。⑧这里,没有指出精神生产在当代的产业化趋向,没有甄别“完全不能支配”和“不能完全支配”两个命题,也没有叩问在当代精神文化生产的什么链环上不可以支配,在什么链环上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价值规律又可以而且必须支配。如果在政府业已进人政策实施和现实操作的当下,本该成为理论先导的学术界还有人在困惑中,或者依然停留在沙龙研究的层面上,未能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当下实践作有效的理论切人,那就真的如诗人歌德所说的:“理论永远是灰色的,只有实践如生命之树常绿。”

    再次,必要并非必然。GDP人均达到文化艺术消费整体启动的必要前提条件,并不等于就自然会启动,这就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经营人才去策动,并组织社会资本去撬动,为此要廓清许多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例如国民文化艺术素质相对滞后,出现了现代经济学上所说的“消费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文化消费市场依然启而不动。报载,2002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广州所有场馆免费开放,免费提供专家服务,热心购买诗词字画古玩的市民排长龙等候专家鉴定,结果2000多件所谓“家藏珍品”竟无一例外全是膺品!关于文学,关于艺术,关于历史,许多市民(包括一些颇有文化的人在内)脑袋竟然一片空白!只是觉得“这玩意儿可能值钱”,仅此而已。此外,欣赏喜剧该笑时不懂笑,不该笑时又失声爆笑;欣赏外国交响音乐或舞蹈演出不时以热烈掌声干扰审美氛围,令“舞蹈皇后”、“钢琴王子”、“萨克斯骑士”们啼笑皆非。总之,不断升温的文化消费热情,同消费主体文化内涵相对贫乏造成的“后现代文化尴尬”时有发生,这都说明:产业时代文化市场的培育,必须与文化消费者质素的提高同步进行。
    最后,还有一层尴尬就是目前高校学科设置依然有“隔行如隔山”之感,不少人文学科教师学者依然是“经济盲”、“科学盲”,根本无法介人“文化产业”的思考,更毋说撰文讲学。而另一方面大批高校文科生已经或将要进人社区或企业的文化管理一部门犷但他们的“文化产业,的知识建构和现代“文化经济”修养几乎等于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能对“文化产业”的相关系列问题作一番与国情实践同步的学理追问,不仅有重大的学科建设意义,更有重大的社会实践意义。
    “文化产业”之“文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意识形态领域内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文化研究专家庞朴的“文化层次论”目前为各路学者普遍接受:“文化之间的交流过程启示人们,物质文化因为处在文化系统的表层,因而最为活跃最易交流;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处于文化系统中层,是最权威的因素,因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