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清末肃亲王善耆与川岛浪
英雄美人:清末状元外交
清末革命军与清军战斗老
中国第一个红十字会的来
百年前的中国:美地理杂
清末震动山东的大案:潍
国外清末新政研究专著述
清晰地再现清末民初的风
论清政府与义和团的关系
论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
最新热门    
 
论清末五大臣出洋考政的社会影响

时间:2007-3-9 16:37:29  来源:不详
一些直接或间接由立宪派所掌握的报刊随即为之捧场,说什么“伟哉此举”,不久“必将有大改革以随其后,人心思奋则气象一新”(《时报》1905年7月18日—21日,社论:《读十四日上谕书后》。);什么“洞中窾要”,不仅“内政之希望无穷”,而且“外交界之效力有指顾可见者”,云云(《外交报汇编》第2卷,第23页。)。不难看出,这种“预祝”式的捧场,更多的是寄托了立宪派的主观愿望。五大臣考察期间,寓居日本的海外立宪派首领梁启超与端方频以书札往还,梁氏代端方等草拟有关宪政的奏折多件、“凡二十万言内外”(李守孔:《论清季之立宪运动》,载《幼狮学报》第2卷第2期:又见《梁启超年谱》,第353页。)。端方一行考察回国抵达上海时,江浙立宪派首领张謇接连与端方会晤了七八次,“竭力劝其速奏立宪,不可再推宕”(《南通张季直先生传》,第141页。)。端方等致各省督抚请求支持立宪的电稿,也是张■代为起草。不可忽视的是,考政大臣随员中很多人具有相当程度的立宪倾向,其思想通过平日言行对考政大臣能很自然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的随员还与立宪派名流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往往成为考政大臣与立宪派之间联系的桥梁。梁启超代端方草拟的奏折,就是由端方的随员熊希龄托杨度代拟,而杨度“另责成梁启超分担”所致(见黄中兴《杨度与民初*》,第305页。)。由此看来,如果说考政大臣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清廷的决策,那么立宪派的思想则有力地影响了考政大臣的主张。此种情况何以能够发生?原来,一方面清末“新政”的推行,使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逐渐得以形成,他们由自己经济势力的增长所决定,愈益迫切地提出了*上的立宪要求;另一方面日俄战争的刺激,使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达之于上层,其中一部分较为开明者看到立宪优于专制,为巩固统治而革新*的欲望愈益增强。于是两者在促请清廷仿行宪政的问题上,无形之中产生了“共振”。由于前者的优势在立宪思想,后者的优势在*地位,暂时某种相同的目的使双方互为需要、携起手来,前者的作用就通过后者体现了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五大臣出洋考政后奏请立宪之疏显得较为有理有据,这使他们不仅一度成为统治集团中开明派的风云人物,而且似乎扮演了社会各界立宪分子在统治集团中的代言人角色。

  但是,也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考政大臣与立宪派的主张,只是在是否立宪上基本相同,而在怎样立宪上则多有歧异。比如对仿宪模式,立宪派希望的是英式议会君宪制;而考政大臣推崇的则是日式二元君宪制。他们所编辑的书“以日本为最详”,所阐述的主张亦取法日本“成规”(《泽公奏陈*各书提要》,《申报》1906年12月1日。)。梁启超代端方草拟奏折意在敦促清廷及早立宪,奏折内容则因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