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清末肃亲王善耆与川岛浪
英雄美人:清末状元外交
清末革命军与清军战斗老
中国第一个红十字会的来
百年前的中国:美地理杂
清末震动山东的大案:潍
国外清末新政研究专著述
清晰地再现清末民初的风
试论直隶义和团运动三个
试论义和团运动与中国传
最新热门    
 
试论清末官制改革

时间:2007-3-9 16:38:26  来源:不详
任用选拔的主要标准,丢掉了是否能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这个最根本最急迫的选择条件,使相当一部份官员一开始就是玩弄权术的土豪劣坤,或者原本虽不是土豪劣坤但任官后由于官员管理制度的严重缺陷而衍变为封建官僚。因此,从根本上说来清末选官制度的改革虽然作出了不可抹灭的势力,但尚未完全走出封建主义的泥潭。

  清末官制改革之所以融一定的进步性和较大的局限性为一体,从根本上说不值得背定,第一,是改革的性质使然。从现有史料分析,清末官制改革尽管包含着大量振兴国家、拯救民族的因素,但实质上还是清朝统治集团在国内外反对势力(主要是太平天国革命和帝国主义的多次侵略对其统治地位的强大冲击下,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而进行的,只属于方式、方法范畴的统治术改革,不是根本统治制度的变革。而当时中国社会的*思想秩序、经济秩序和文化秩序等都发生了前所末有的新变化,逐渐显露出社会形态发生转变的趋势和端倪,旧的*体制作为旧的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份,从根本上说来已经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此时*改革的根本目的应当是彻底否定旧的*体制,促进社会形态的转变。清末官制改革没有看准这个目的,或者说未达这个层次,功亏一篑,事倍功半。这就是我们今天应当吸取的第一个经验教训,它告诉我们:改革必须看准目的。

  第二、是改革阵营和改革者本身的素质决定的。清末官制的改革阵营主要由三部份人组成。一是国内具有进步思想的中层人物,主要是受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他们从被人家强行打开的门中看到了我们远远不及的文明,渴望国家和民族迅速强盛、兴旺,是改革舆论的制造者和兴潮者。由于他们受的教育主要还是封建主义的,思想领域在涌进大量西方资产阶级意识的同时,仍不断繁殖封建余孽,从而使他们在制造改革舆论的时候不可能提出彻底反封建的纲领。二是国外帝国主义势力,他们既是清末官制改革的煽动者和支持者,又是干预者。他们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狡猾地认识到中国传统的封建统治不利于他们奴役中国人民和掠夺中国的财富,中国完全资本主义化也不能达其目的。于是,他们一方面强迫中国统治集团接受资本主义的一些统治思想和统治方法,另方面又允许和支持中国统治集团实施一定程度的封建专制统治,使中国*一步步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这种强大的外界左右力,由于以强权(经济的和军事的)为基础,一直牢牢地牵制着清末官制改革。三是统治集团中的开明人士、他们是官制改革的实际决策者和执行者,有着一定的热血心肠,但阶级本性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