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清末肃亲王善耆与川岛浪
英雄美人:清末状元外交
清末革命军与清军战斗老
中国第一个红十字会的来
百年前的中国:美地理杂
清末震动山东的大案:潍
国外清末新政研究专著述
清晰地再现清末民初的风
义和团运动与晚清 新政
论清末的经济法规
最新热门    
 
清末新政时期的农业改革

时间:2007-3-9 16:38:35  来源:不详
>

  清末的农业改革虽然使中国农业开始了向近代的转变,但从当时情况看,由于时间、精力、财力等方面的原因,这种转变才刚刚起步,还没有能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以财力而言,大规模的农业改革需要巨额的资金,但清政府的财政状况却是捉襟见肘。1901年财政赤字3000余万两,与财政危机同时出现的是财改支出日益加大,各项改革都需要财改拨款。据1911年预算,清政府岁入29696万两,岁出38135万两,赤字8439余万两。就各省财政状况看,也大多支大于收。1907年浙江岁入包括所借外债436万两,支出449万两。山东每年亏空150余万两。奉天、吉林、黑龙江入不敷出也十分严重。1909年奉天岁入580万两,岁出940万两。吉林岁入180余万两,岁出450万两。黑龙江岁入90万两,岁出200万两。支大于收在百万两以上的有贵州、江苏、安徽、福建、广西、湖南、云南、江西、湖北、四川(注:彭雨新:《辛亥革命前清王朝财政的崩溃》,《辛亥革命论文集》。)。几乎所有的省份都受到财政窘迫的困扰,严重的财政赤字使“几乎没有一个地方官在论及财政问题时不用‘支绌’二字的”(注:张玉法:《中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