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清代湖南首富朱昌琳 竟
渐行渐远:清代中叶朝鲜
清代官场多有“潜伏”者
刘邓大军抢渡淮河纪实 
美国华盛顿纪念塔的碑文
揭秘:清代曾有一次流产
清代性文化的严酷控制
清代雍正朝的文字狱和“
再观清代在中国历史上的
日美学者关于清代民事审
最新热门    
 
清代淮河流域旱涝灾害的人为因素分析

时间:2007-3-9 16:48:03  来源:不详
家就可能形成一次洪涝灾害。由此,本文主要从人为因素入手,考察清代淮河流域旱涝灾害的成因。
    1.盲目垦殖导生态环境的破坏。
  为使明末清初淮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尽快得到恢复与重建,清朝统治者实行鼓励垦荒和招徕人口、减轻赋税的政策,使淮河流域的垦田积大幅度增长,人口也得到迅速增加。如地处淮河下游漕运枢纽的济宁州,“顺治元年(1644年)共册报17590丁,十年至十四年(1653—1657年),新增3300,共20890。康熙元年至八年新增2043丁”(注:道光《济宁直隶州志》3《食货志·户口》。)。人口的急剧增加尽管给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但同时也带来的效应。经过数十年的恢复与发展,淮河流域出现“生齿日繁,荒地渐垦”(注:雍正《怀远县志》一《舆地志·乡坊》。)的景象。个别地区人口的急剧增加,甚至形成“人稠地满”(注:乾隆《寿州志》四《水利》。)的格局。
  清代中以后淮河流域的土地兼并之风又重新激烈起来。在淮河流域下游地区的海州,乾隆时期的地主孟思鉴共占有土地5000亩(注: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68页。)。同是海州的地主李法泳在嘉庆十二年(1807年),一次性购买田产200顷(注: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68页。)。道光时期两江总督孙玉庭通过*特权,在济宁、金乡和阜等地,共占有田地300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