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黄爱平乾嘉时期的社会变
曾国藩的理学经世思想探
清代 通经致用 观念的演
论陆世仪的经世理学
晚清理学经世思潮略议
经世思潮与洋务运动
论嘉道时期经世思潮的兴
晚清 经世文编 现象研究
试论嘉道以来经世思潮勃
论包世臣在嘉道年间经世
最新热门    
 
经世致用与中国近代外交观念的产生

时间:2007-3-9 17:20:44  来源:不详
>致用”所能涵盖的,只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固有的内容,或者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出发能够接受的内容。鸦片战争是英国殖民者侵略中国的战争,同时也是两种异质文化的碰撞。我们知道,一种文化在另一种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必然受到传播对象的文化结构的约。与文化接受者相同的、或者显而易见的文化因素在传播过程中总是易于被接受,而与受众的文化因素相径庭的文化因素则常常受到排斥。鸦片战争中,对着汹涌而来的强大的西方殖民者及其所蕴含的异质于中国的西方文化,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尽管有着神圣的历史使命感,并且在“经世用”思想指引下,开始探求西方世界,寻找“夷”之方的艰难历程。但是,“经世用”这一指导思想,决定经世学者们不可能对异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西方的深刻内涵有清楚的认识,而只能是停留在十分显而易见的“坚船利炮”上。同样,对于《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所带来的*、经济、司法等领域的危害,也超过“经世用”的涵盖围,经世学者们也是无法认识到的。因此,一旦条约签订,英国殖民者的军队退出中国,他们也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危机已经解除。 

第三,经世学者们的探求西方、学习坚船利炮的主张只是局限于少数先进的知识分子中,并未获得清朝当局的认同和社会的广泛共识。在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清政府的失败在中国、特别是在处于社会中坚阶层的士大夫中引起强烈的震动。然而,由于传统的“夷夏之辨”和“天朝上国”思想的根深蒂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一震动不是基于西方势力的强大和异质的西方文明的优越,而是基于“夷夏之防”的破坏和世界中心地位所受的挑战。对于这一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