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黄爱平乾嘉时期的社会变
曾国藩的理学经世思想探
清代 通经致用 观念的演
论陆世仪的经世理学
晚清理学经世思潮略议
经世思潮与洋务运动
论嘉道时期经世思潮的兴
晚清 经世文编 现象研究
试论嘉道以来经世思潮勃
论包世臣在嘉道年间经世
最新热门    
 
经世致用与中国近代外交观念的产生

时间:2007-3-9 17:20:44  来源:不详
封,奉中原王朝正朔,但中原王朝有义务确保受其册封的王朝的统治理地位,无偿地替他平定内乱,帮助其抗击外患。这种传统的外交体缺少以国际社会存在为前提、以国主权平等为基础的近代意识,而是以“天下”的观念来处理中原王朝和周边国或地区之间的关。在这种“宗藩关”的体下,“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德怀柔远人”是处理对外关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则。而近代资本主义的外交关则是以“利”为最高的价值指,以强力为后盾,用军事侵略、行政控、经济渗透等手段来实现他们的目的。因此,在近代外交中,外交是本国*的反映,是以本国的国利益为基本动机的。(注:Alexander Deconde, A History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Charles Scrifner""s Sons, 1963, pp1—2.)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多次军事交锋和艰苦的谈判,清政府内部主持外交的洋务大员如奕訢、李鸿章等已开始认识到西方外交观念与中国传统外交观念的差别。首先是对外交与国力之间的辩证关的认识。19世纪60年代初,奕訢就已经看到,外交关,或和或战,必须与实力为后盾,必须“有所恃”。他在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说,“窃谓大沽未败以前,其时可剿而亦可抚;大沽既败而后,其时能抚而不能剿;至夷兵入城,战守一无足恃,则剿亦害,抚亦害。”(注:《筹办夷务始末》(丰朝)七十一,中华书局1979年点校本,第2674页。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