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李鸿章600字奏折迫使朝
访德国李鸿章洒泪 勉励
俾斯麦劝李鸿章多照X光
翁同龢:搅局之王 与李
李鸿章出访尴尬事:在美
戊戌变法中的李鸿章:竟
李鸿章:中国历史上“持
试论义和团时期的李鸿章
台湾学者的李鸿章研究
李鸿章与刘铭传的交谊
最新热门    
 
论李鸿章对日本认识的转变(1870-1880)

时间:2007-3-9 17:23:25  来源:不详
和”(注:《李文忠公全集》,《译署函稿》,第2卷,第27页。)。李鸿章的不解,与他对日本的一贯看法有关。早在1871年11月,李鸿章与福建巡抚王凯泰就曾讨论过澎湖的安危,且议及来自日本的威胁问题。他认为:“(日本)诸侯擅权,有似列国纷争,近撤各藩回京,议论不一,实无图我之心。……今因中国肯与通商议约,喜出望外。”(注:《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第11卷,第27页。)但是,李鸿章的推理代替不了严酷的事实。不久后,他在给沈葆桢的函中称:“日本自(同治)九年遣使来津求约,厥后岁辄一至,弟与周旋最久。其人外貌@③@③恭谨,性情狙诈深险,变幻百端,与西洋人迥异。……彼果怀叵测之志,挟成算而来,恐非口舌之力所能禁。”(注:《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第14卷,第4页。)这说明他对日本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联日”的思想开始动摇。

日军侵台虽然打破了李鸿章的“联日”梦,但李鸿章却抱定妥协的宗旨,不准备与日本以武力相较。他在致总署函中说:“明是和局而必阴为战备,庶和可速成而经久。”(注:《李文忠公全集》,《译署函稿》,第2卷,第33-34页。)李鸿章断定这是一个“和局”,其中包含两方面的意思。客观上说,日本的兵力不足与中国为敌,早晚也得撤兵;主观上说,中国能够取胜也不与日军开战,抱定妥协的宗旨。事实正是如此。日军在台湾遭到高山族居民的强烈反抗,加之疫病流行,不久便陷入骑虎难下、进退维谷的境地。李鸿章调集万名清军赴台,兵力远超过日军,却指示“办理台湾等处海防”的沈葆桢“只自扎营操练,勿遽开仗启衅”(注:《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96卷,第32页。)。在大久保利通为摆脱困境使华以前,李鸿章就建议总署:“万不得已,或就彼因为人命起见酌议如何抚恤琉球被难之人,并念该国兵士远道艰苦,乞恩犒赏饩牵若干,不拘多寡,不作兵费,俾得踊跃回国。”(注:《李文忠公全集》,《译署函稿》,第2卷,第42页。)以后总理衙门与大久保利通签订《北京专条》,与李鸿章的这种态度大有关系。《北京专条》是一项十分屈辱的条约。该约竟承认高山族人所杀琉球船民为“日本国属民”,承认日本出兵侵台为“保民义举”,等于默认了琉球为日本的领地;还以抚恤被害难民、留用日本所修道路、房屋等名义付给日本白银50万两。平心而论,当时日本的近代化刚刚起步,国内混乱,羽翼未丰,中国完全可以与之一战。如果那样,琉球问题、朝鲜问题乃至近代中日关系的走向,当有不同的轨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