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早期防弹衣:二战中日本
早期中国*党人对义和团
论晚清商品博览会与中国
定宜庄满族早期的一夫多
早期香港工人阶级状况
试析1860——189
论港英政府早期华人管治
论清政府早期的澳葡政策
澳葡殖民政府早期*架构
满族早期的一夫多妻制及
最新热门    
 
论早期驻外使节对西方民主政体的认识与传播

时间:2007-3-9 17:24:12  来源:不详

 

互派常驻使节本是近代国与国交往中的正常现象。但是,1876年以前(尤其是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在处理中外关系时却坚持奉行所谓天朝体制,使中国成为一个世界,而不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外之间不存在对等性的外交关系。这种传统的外交体制是中国中心主义观念的产物,是封建社会内部尊卑等级观念在外交事务上的应用,它与建立在近代国际观念基础上的互派常驻使节制度格格不入。19世纪中叶后,清王朝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急剧变化。在西方列强的炮火一次次无情地打击下,昔日天朝上国传统的朝贡制度已日趋瓦解,清政府不得不重新选择一种新的外交制度。历经艰难曲折,伴随着屈辱和痛苦,到19世纪70年代中叶,中外关系终于揭开了崭新的篇章:1877年1月, 清廷第一个驻外使馆在英国伦敦创设,郭嵩焘成为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从此,使节步出国门,联翩驻外,中国趔趔趄趄地走进国际大家庭中。

1895年以前,近代使节制度处于初步建立阶段,派出的使节数量较少,任职时间较长;驻外公使大多数为思想比较开明的洋务专家,对西方世界的了解比当时大部分官僚士大夫要多一些,但几乎无人受过正规的外语和国际法训练,仍然深受儒家学说的浸润;且驻外使节一般并非实官,只是一个临时差事。这些与甲午战后近代使节制度纵深发展阶段大不相同。这些早期驻外使节包括出使英、法、俄、德等欧洲国家的郭嵩焘、曾纪泽、刘瑞芬、薛福成、崇厚、洪钧、许景澄、龚照瑗、刘锡鸿、李凤苞,出使日本的何如璋、黎庶昌、徐承祖、李经方、汪凤藻、张斯桂(副使),出使美国、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