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论洪秀全生活蜕变的历史
论洪仁玕革新思想的形成
论洪秀全的早期思想及其
论洪秀全的早期思想及其
论洪秀全的朴素平等思想
论洪秀全反清革命思想的
论洪秀全反清革命思想与
论洪秀全思想的矛盾结构
最新热门    
 
论洪石矛盾与石达开的出走

时间:2007-3-9 17:31:03  来源:不详
首先看家庭出身。洪、石的家庭情况有相类似的地方。石的先祖居住在广东和平县,客家人。后辗转迁来广西,到祖父这一辈,由桂平迁到贵县奇石那良村,到他父亲时,迁到那帮村定居。那帮是个穷山村,石达开的“父亲初来时,替人家放牛做工,才买了些田。后来又自己买牛放牧,渐渐变得富有起来”(《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第六十七页。)。这里的所谓“富有”,是相对而言的,即石的父亲由一个“替人家放牛做工”的无田无地的农民,较快地变成为有田有地的人家了。洪的祖辈也是失去土地离乡背井外出逃荒的农民,先由广东嘉应州辗转迁到花县福源水村,洪出生的第二年,他家才迁到官禄□村。洪家来到官禄□这个山高林密,地瘠民贫的穷山村定居创业,“两兄助其父耕田,又种些少瓜菜,全家食粮由此供给”,有“耕牛一、二头,另养猪狗鸡等”(韩山文:《太平天国起义记》,《太平天国》Ⅺ,第八三八页。),其家庭经济虽说“不裕”,“家计不丰”,但也算得上是个有田有地有耕牛的小康人家了。而“不裕”、“不丰”,也是相对来说的。 

洪、石两家均属我国历史上流动性很大的客家人,父辈都是失去了土地的破产农民,而发家后一个变为“富有”,一个达到了“不裕”、“不丰”,二者之间虽有一定差距,但据《石达开自述》说,他“自幼读书未成,耕种为业”(《石达开自述》,《太平天国》Ⅱ,第七八一页。),口碑资料也说石家是“以自耕自种为主的”,石本人“一向在家种田”(《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第六十七页。)。由此可见,洪、石两家尚未存在阶级差别。又据民国《贵县志》记载,石达开的父亲在那帮村发家后所建造的新居,房址并不大。即“只有一个厅,两间房,是用泥砖砌的”。(广西师院史地系:《太平天国起义史调查资料》(油印本)。)石家的田产,据一九五六年出版的《太平天国起义调查报告》,“以前那帮村附近姓石的很多,共七、八个屯,六、七十人家,……全族共有千多斤种田(约合一百多亩)”,平均每户不到两亩田。即令石达开家田多些,也只不过是“家中资”(民国重修《贵县志》卷十六,第四七二页。)。又据石达开亲姐姐的曾孙周青霄、周腾霄口碑:“石达开家中约有八百或一千多斤种的田,……石达开家的田不多”(《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第六六、六七页。)。两个口碑材料相印证,说明“千斤多种的田”不是石达开一家所有,而是“全族共有”。 

在封建社会里,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