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陈独秀误发联合宣言 汪
150公斤TNT炸墓劈棺:大
汪精卫女儿女婿口述:河
汉奸汪精卫的“第一夫人
汪精卫与辛亥革命
著名的《汪精卫日记》到
蒋介石下令军统特务赴越
替蒋介石挨过三枪 伪国
关于汪精卫介绍
秋瑾手迹《精卫石》目录
最新热门    
 
汪精卫、梁启超 革命 论战的*学背景

时间:2007-3-9 17:40:05  来源:不详
六月十四日发行(公历7月23日);其二是刘莹泽、朱学曾、董荣光合译的重译本《*学与比较宪法》,初版于丁未年(1907)十一月,商务印书馆1916年9月印行第7版。另外,《译书汇编》自第1期起刊载的伯葢司著《*学》,实是对Burgess《*学及比较宪法论》的节译。张竞良译《泰西各国立宪史论》,很可能也是《*学及比较宪法论》的节译本(见《江苏》第7期内文明书局新书广告)。留日学生的关注,可以反映该书在清末思想论战中的学术资源价值。)而巴遮斯的观点是在伯伦知理之后,或者说是接受了以伯伦知理为代表的德国学者在此问题上的观点。(注:J.W.Burgess于1871-1873年在德国柏林大学、莱比锡大学、哥廷根大学从Curtius、Mommsen、von Ranke、von Treitschke、Zeller等学习法律、*和历史,他在Political Science and 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 Law(Ginn & Company,1890,p.1)中表示服从德国学者在此用法上的分别,以避思想与言语的纷乱。)因此,尽管汪精卫没有明确说明他是受伯伦知理的影响,但从较明确的源头来说,汪精卫关于民族与国民的观点很可能来自伯伦知理。 

“民族”(Nation)与“国民”(Volk)虽是从不同方面而言,但二者有密切的关系。伯伦知理据历史事实,分析民族与国家或国民的各种具体情形:1.民族并非都有独立建国的能力,那些缺乏共同自治的精神和“豪迈不屈之气象者”,往往只能成为他族的附庸,或合于他族以立国;2.一民族虽有建国能力,但由于“其民议论常不相合、方向各殊”,则也难以合成一国;3.立国不以民族共同心为本源,各族不相抵牾,则多族晏然共处一国;4.民族“有建国之心,又有势力志气足以建国,则有特立以开新国之权”;5.谋举国内民族同化,形成一新族;6.谋合同族各邦以成一大国;7.国内诸民族,各殊其心,欲相分离;8.诸民族的语言、风俗不改其旧,只谋求政务统一;9.政府教唆各族相争,密谋趁隙统一;10.国内诸族,彼此杂处无别,则较少害于国家统一,甚或形成一新民族。根据上述,他进而指出:“征诸古今实迹,国家成于许多原因,非民族建国一途”。“国家之境界非必以一民族为限,或集合数民族而后有完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