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陈独秀误发联合宣言 汪
150公斤TNT炸墓劈棺:大
汪精卫女儿女婿口述:河
汉奸汪精卫的“第一夫人
汪精卫与辛亥革命
著名的《汪精卫日记》到
蒋介石下令军统特务赴越
替蒋介石挨过三枪 伪国
关于汪精卫介绍
秋瑾手迹《精卫石》目录
最新热门    
 
汪精卫、梁启超 革命 论战的*学背景

时间:2007-3-9 17:40:05  来源:不详
、互促互进、各蒙其利的观点。 

虽然汪精卫强调种界分别及其对*的影响,梁启超强调*对种界的融合与调节作用,但另一方面,双方的某些立场又是相近的。如前所述,梁启超提倡“大民族主义”。汪精卫在论战开始时虽然高唱“民族的国民”,近乎单一民族主义,但后来又解释自己并非单一汉民族主义者,不排斥满汉同化,并设想汉人掌握国家政权后,如何对待满人的问题。(注:汪精卫:《研究民族与*关系之资料》,《民报》第13号。)而且双方都主张中国未来要实行“民族帝国主义”,即以汉族为中心,融合其他民族。梁启超首重国家利益,汪精卫也不忽视国家的根本福祉,因为他讲排满,并非为排满而排满,重心其实还是在*方面,排满才能建立国民国家,才能救国。梁启超反对排满及所谓“狭隘的民族主义”,但他所说的“大民族主义”以及竭力辩说满人已经汉化的背后,却也具有“民族的国民”的倾向。由此可见,汪、梁的论战尽管表面看来非常激烈,但背后的基本学理依据并无多少出入,在或明或暗的言说当中,其实如何建构一个现代的国民国家乃是他们的共同目标,只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看待与处理既已存在的满汉间的民族问题,才是他们的主要分歧所在。基于这点,我们大致上可以推断,清末思想界在关于“种族革命”的辩论中所显示的民族主义,事实上已经被赋予很实质的*含义,这与由法国大革命所彰显的带有国民意识的民族国家(nation-state)观念是颇为一致的,而与传统的“中国可以退为夷狄,夷狄可以进为中国”的文化主义民族观念则较为疏远;另一方面,也不同于德国人的民族观念(Nation),颇有买椟还珠的意味。当然,历史是复杂的,晚清排满论的理论背景一定是多元的,任何以一种理论来解释当时的整体思想的做法,都可能片面,我们只能在具体问题上遵循文献实证的方法作具体的分析。 

 

二 “*革命”论争的学理发微 

如果说种族革命之争的重心在于种族革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