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论义和团运动时期统治阶
关于义和团与封建统治阶
封建统治阶级与义和团运
论资产阶级对义和团排外
资产阶级维新派与教案及
再论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
试论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
林家有清末少数民族社会
早期香港工人阶级状况
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会
最新热门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时间:2007-3-9 17:41:29  来源:不详
不与以排外之题目,则张献忠、李自成之流,亦将煽之以出他举矣。”(赵振:《说败》,见《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19页。)一九○三年六月《中外日报》连载一篇名为《革命驳议》的文章则对人民群众,对革命可以说极尽污蔑之能事。他们说:“近惟大江南北,及两广地方之会匪,已处于□天□地侧身无所之地步,或者有革命之思想,可以引为我有,然此等人殊不足恃。观哥老会党在长江一带滋事多次,终无一成,事可知矣。若引为心腹股肱,是取败之道也。”他们既然只乞求于皇帝,看不起人民群众,那么必然也就反对革命派的主张,“夫以多数之乡民,既未能煽以革命如此;散处各地之会匪,又不可恃如彼;仅恃此数十人高掌远跖,日以革命之名词,集徒党而演说,冀有起而应之者,果何益之有欤?”“然使天眷中国,圣主当阳,内修*,外联邦交,中国犹有可为也。若革命之说一起,则举足之顷,已即酿乱,已即必败,而内讧未已,外侮踵至,中国即非复我有矣。不亦可以已乎!”(《革命驳议》,见1903年6月8日、9日《中外日报》。)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在这一时期展开了论争,但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康、梁改良派的认识有着一个曲折的过程。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梁逃亡日本,孙中山等许多革命派认为他们吃了清政府的苦头,该会“改弦易辙”实行“革命的办法”了,谋求和他们联合反清。但是,由于康有为不但坚持改良主义,而且反复强调“今上圣明,必有复辟之一日。余受恩深重,无论如何不能忘记,惟有鞠躬尽瘁,力谋起兵勤王,脱其禁锢瀛台之厄,其它非余所知,只知冬裘夏葛而已”,(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194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49页。)谈判不得结果。梁启超当时思想在形势激烈发展变化下,处于一种极端矛盾状态,从这个时期他的几篇代表性文章可以看出。一九○一年《清议报》发表的《过渡时代论》一方面歌颂“有进步则有过渡,无过渡亦无进步。”说当时中国“人民既愤独夫民贼愚民专制之政,而未能组织新政体以代之”。但同一篇文章中又说:“故倡率国民以就此途者,苟不为之择一最良合宜之归宿地,则负国民也实甚。世界之政体有多途,国民之所宜亦有多途。天下事固有于理论上不可不行,而事实上万不可行者;亦有在他时他地可得极良之结果,而在此时此地反招不良之结果者。”(梁启超:《过渡时代论》,见《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1、5、7页。)即显示出其思想在改良与革命上的矛盾,显示出当时与康有为保皇改良思想有一定的差异。差不多同时他发表的《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更突出地表明了他的这种矛盾,他在论述“破坏与成立”的关系时说:“今日之中国,又积数千年之沈疴,合四百兆之痼疾,盘居膏肓,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