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孙中山一生三次到北京:
1945年孙中山之子孙科被
孙中山在这里当选临时大
马君武拳打宋教仁 受到
萧龙友为孙中山诊病
《孙中山之死》南京遭禁
中山陵为何没有墓志铭
孙中山不赞成“鼓掌通过
孙中山家族后人生活现状
松本楼:昔日招待孙中山
最新热门    
 
论孙中山晚年的儒学观

时间:2007-3-9 17:41:36  来源:不详
张民主与科学,主张主权在民,全民*,主张直接民权,以及五权宪法中的主要部份,无疑都是“规抚”西方的事迹与思想,这是中国古代民本主义思想中所缺乏的。但是,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实发端于孔孟儒学中的民本主义,这点也是对的。“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贵君轻的人民主体意识,孙中山从小耳熟能详,这些思想虽然产生于农业宗法社会,但因它合乎情理,又合乎时代发展需要,与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有贯通之处,经过孙中山对于权与能的区分,吸收了中国官吏考试、监察制度的优良传统,一个主权在民,以法治为基础的现代“兴邦建国”的民主制度,便在孙中山民权主义构思中形成了。

  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是救国主义。这样,他的重心便在实践。三民主义不是一般的仁爱主张,而是改造社会的纲领。同时,孙中山为了改造人心,提出以“知难行易”学说代替传统的“知易行难”理论,以“分知分行”取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孙文学说》称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说,“不合于实践之科学也”,并完全否定自己在1905年对留日学生讲过的,认为阳明学有功于明治维新的话。说者谓,“他一直不了解王阳明,他对王阳明的批评是不相应的。”(王邦雄:《从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看当代新儒家的精神开展》罗义俊编:《评新儒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6页。)按王阳明创立心学体系是为了维护封建政权统治,但他颂扬人们思想上的主观因素,强调主观能动作用,即心力。孙中山实受其影响,认为“*之降污,系乎之人心之振靡,”又谓“心也者,万事之本源也”(《孙文学说》),其说与阳明心学之关系,至为明显。)。他也认为卢梭的《民约论》所主张的“民权天赋”观点是“没有根据”的,不符合历史进化的事实,不是真知;不过他吸收其“主权在民”思想,也肯定卢梭提倡民权的始意,还是“*上千古的大功劳”。

  在孙中山看来,自18世纪至20世纪初的一百年多时间里,都是为了争民权,是“君权与民权竞争之时代”,因此他提倡民权,就是顺应世界的潮流,“民权发达,则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