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孙中山一生三次到北京:
1945年孙中山之子孙科被
孙中山在这里当选临时大
马君武拳打宋教仁 受到
萧龙友为孙中山诊病
《孙中山之死》南京遭禁
中山陵为何没有墓志铭
孙中山不赞成“鼓掌通过
孙中山家族后人生活现状
松本楼:昔日招待孙中山
最新热门    
 
论孙中山晚年的儒学观

时间:2007-3-9 17:41:36  来源:不详
化,用传统道德(不包括三纲五常这类糟粕)来补充三民主义学说中精神文明部分之不足,或者说,是希望将传统文化三民主义化,使之适应20世纪中国的发展,对于一个急切希望改变国家衰落状况的革命家来说,考虑到国情的种种实际,要新旧并用,他的设想,能说是不合理的吗?

  如果说,孙中山的《心理建设》、恢复旧道德的主张体现了新“内圣”即道德修养要求的话,那么,民权主义与《实业计划》,则体现了他的新“外王”,即实践民主与科学的理想,建设一个现代化国家。

  今请言孙中山所论儒学与民权主义的关系。

  《孙文学说》写道:“夫事有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为先知先觉者所决志行之,则断无不成者也。此古今之革命维新,兴邦建国等事业是也。”这里所指的合理、合情、合时的思想,与儒家思想是一致的。

  孙中山十分推崇三代之治。他引用《孟子》“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的话,他说,“用七十里和百里这样小的土地来做根本,何以能统一中国呢?就是因为成汤和文王,都有很好的*。”(《孙中山全集》第8卷,第326页。)由于有此评价,他对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的行为,极为称赞,说孔子删诗书,作《春秋》,注意后世宣传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所以传播到全国,以至于现在,便有文化。今日中国的旧文化,能够和欧美的新文化并驾齐驱的原因,都是由于孔子在二千年以前所做的宣传功夫(《孙中山全集》第8卷,第566567页。)。在《民权主义》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