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冯玉祥与抗日同盟军
回眸:冯玉祥将军与抗日
晚清 新政 与同盟会“1
中国同盟会研究综述
论同盟会的性质及其内部
论武昌起义前孙中山在同
孙中山 大同盟 思想与同
同盟会及《民报》的渊源
同盟会之成立与革命派对
 晚清新政 与同盟会“1
最新热门    
 
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二题

时间:2007-3-9 17:43:34  来源:不详
义等。除萍浏醴起义外,其余各次都是在孙中山、黄兴亲自领导下进行的。

  对这一连串的武装起义,同盟会的领导人是经过苦心筹划的,并且在进行过程中不断在总结经验教训,探索怎样才能取得胜利。其中最费斟酌的是两个问题:起义发动的地点和起义依靠的力量。现分述于后:

  

一、起义发动的地点

  如何选择并确定武装起义的发动地点?这是一直盘旋在同盟会领导人头脑中的十分重要的问题。

  孙中山早在1897年至1898年流亡日本期间,就曾同宫崎寅藏等反复商讨过这个问题。他认为:客观形势发展得很快,革命的时机已趋成熟。全中国有如一座“枯木之山”,只要置“一星之火”,就“不必虑其不焚也”。怎样来选择引火点?他提出了三条原则:第一,要能迅速地集合起一支革命的力量;第二,要便于运送军械和人员;第三,发动后要能很快地得到进取。他说:“盖起点之地,不拘形势,总求急于聚人,利于接济,快于进取而矣。”这三点又不是并列的,“盖万端仍以聚人为第一着。”宫崎问他:四川行不行?他说:四川不近海口,难以接济*。宫崎又问:江苏海州行不行?他说:海州其它两条都很好,“惟聚人则弟于此毫无把握”。因此,在他看来,广东仍是具备这三个条件的最理想的发难点(孙中山:《与宫崎寅藏等笔谈》,《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183、184页。)。

  这时还在兴中会时期。据薛君度统计,兴中会会员中有姓名可查的286人,广东籍共271人,占94.75%(薛君度:《黄兴与中国革命》,第51页。)。因此,以广东为发难点在兴中会会员中不会引起多大的争论。同盟会成立后,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它已是一个全国性的革命团体。参加同盟会筹备会的成员中,湖南、湖北籍的人数都超过了广东籍。在那个时代,人们同自己出生的省区一般都保持着最密切的联系。这样,发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