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吴殿英与辛亥武昌首义
“辛亥革命”时的起义军
外国人眼中的辛亥革命:
清末商会与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中的反帝、民主
常书红 辛亥革命前后满
王继平论辛亥革命时期的
沈渭滨论辛亥革命与东南
前所未有的民变高峰——
港澳台与辛亥革命
最新热门    
 
论辛亥国魂之陶铸

时间:2007-3-9 17:44:19  来源:不详
国魂兮归来乎!”南社诗人则悲歌:“国魂乎!盍归来乎!抑竟与唐虞姬姒之版图以长逝,听其不复返乎?”(《南社启》) 还有发表在《江苏》杂志创刊号上的《哀江南》的慷慨陈词:“举目河山,苍凉落日,对此粉碎寸裂之余,谁不起洛水伊戎之痛哉!”这些都表明,二十世纪初年国魂问题的提出,是继承了我国历史上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

  但是,岁月流逝,时过境迁。辛亥革命时期的国魂讴歌,决不是古老“招魂”篇的低沉回音。它已经突破宗庙社稷之思的陈旧格局,注入了新的时代的和阶级的内容,换言之,所谓国魂,已经成为近代国民精神的同义词。

  早在戊戌维新时期,中国的先进人士已经根据西方近代社会学观点,倡言“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乃是变法图强的根本。他们呼吁不仅要改善民族的身体素质,而且要改善民族的精神素质,用近代科学技术和资产阶级的*思想、道德观念来武装民族成员的头脑。对于这个问题,谭嗣同在《仁学界说》中阐明得最为精要。他认为灵魂是“智慧之属也”,即属于高级精神范畴,并且提出“通则必尊灵魂”的重要命题。“通”包括四义,即“中外通”、“上下通”、“男女内外通”、“人我通”,而“通之象为平等”。这就是要求冲决一切妨碍中外、上下、男女、内外、人我之间平等交往的封建网罗,说到底,也就是要从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下求得个性解放,树立以“自由、平等、博爱”相标榜的资产阶级国民精神。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资产阶级改良派继续探索这个重要课题。1901年梁启超在《清议报》发表的《过渡时代论》一文,其中有“过渡时代之人物与其必要之德性”一节,强调冒险、忍耐、别择(明辨方向)三性,并且主张“过渡时代之人物,当以军人之魄,佐以*家之魂。”1902年梁氏又以“中国之新民”笔名,在《新民丛报》发表《新民说》一文,再次提出改善民德、民智、民力之急不可缓,并且从公德、权利思想、自由、进步诸方面具体论证了新的国民精神。梁氏认为:“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斯实民族主义之根柢源泉也。”需要保持这种固有的“特质”,并且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