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中国最早全国运动会:19
在红楼感受“新时代的先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作出开
第一届世界智力运动会记
我国女权运动史上的重要
1948年奥运:游泳运动员
古代奥运会:运动员裸体
激情燃烧的岁月:知青上
奥林匹克运动中那些激动
50年前今天:全国人民公
最新热门    
 
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时间:2007-3-9 17:44:56  来源:不详
3。>。 

  理由之四,担心对外用兵,国内反抗势力如哥老会等会“乘机而起”。<《洋务运动》(一),页10,页11,页5,页43,页246,页246,页26—27,页30,页100。页120,页16,页83,页246。> 

  所有这些,都是清政府的官员们认为必须取避战保和的原因。曾国藩在办理天津教案时上奏说:“中国目前之力,断难遽启兵端,惟有委求全之一法”。<《曾文正公全集》奏稿,三十五,页十三,页十四。>就是往后,“仍当坚持一心,全邻好,惟万不得已而设备,乃取以善全和局,兵端决不可自我而开”。<《曾文正公全集》奏稿,三十五,页十三,页十四。> 

  对外国侵略者,如果由于彼此强弱悬殊或有某些条件的不利,一时取避战保和的策略是无可非议的。强打硬拼便是失策。但是,清政府的重要官员们上述维持“和局”的思想却过份强调“和”,苟安现状,惧怕列强的武力,委求全,卖国求安,这就不足取。他们不是把一时的“和”作为转弱为强、以求战胜的时机,而是把“和”当作维持现状、以求苟安的盾牌。李鸿章下结论说:“目前固须力保和局,即将来器精防固,亦不宜自我开衅。彼族或以万分无礼相加,不得已而一应之耳。”<李鸿章:《筹议海防》,同治十三年十一月,见《洋务运动》(一),页42。>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对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侵略战争,不是积极地、坚决地组织抗战,而是惧战、避战,屈辱求和。这是导清政府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