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略论民俗信仰与义和团运
略论清初经济恢复和巩固
略论马尾船政局
论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商体
论中国资本主义两个部分
孙燕京略论晚清北京社会
黄清根论洋务时期的文化
陈旭麓略论中国近代社会
李细珠略论清末国民意识
略论传统行为方式在近代
最新热门    
 
略论洋务运动及其历史教训

时间:2007-3-9 17:46:03  来源:不详
无人身自由。有些工人还是直接从军队士兵中拉来充用的。各办公室门口都悬有虎头牌和军棍,工人稍有不慎就有吃军棍的危险。

厂中大批官员都是由政府指派,选择的主要依据是资历、明分、级别以及与洋务派的关系。这批人都是饱食终日对生产和管理一窍不通的官僚,全凭权势瞎指挥。例如,张之洞办汉阳铁厂,事先不作任何调查了解,铁矿都没有勘定好,就“先后电驻英公使刘瑞芬、薛福成,定购炼钢厂机炉。公使茫然,委之使馆洋员参赞,亦茫然,委之英国机器厂名梯赛特者,令其承办,梯厂答之日:‘欲办钢厂,必先将所有之铁石、煤焦寄厂化验,然后知煤铁之质地若何,可以炼何种之钢,即可以配何样之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未可冒昧从事。’薛福成据此复张,张大言曰:‘以中国之大,何所不有,岂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但照英国所用者,购办一分可耳。’薛福成以告梯厂,厂主唯唯而已。”(《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册第468页。)这段文字,今天读来真使人啼笑皆非,竟荒唐到了如此程度。一种显然正确的意见,被置之不理,结果不问适用与否,均按长官意志行事。1891年从英国买回两座贝色麻炉和一座马丁炉,此炉根本不适合冶炼大冶的铁矿砂,无法将其磷质完全除去,炼出的钢容易脱裂。结果花了巨资,炼出无用之钢,又得另购机炉,重起炉灶。

燃料也是如此,事先无调查,无计划,炼钢炉来后,才盲目开采,找了几处均不中用,只得购买开平和德国的焦炭,开平焦炭每吨要银十三两,德国的每吨要银二十两。而每炼一吨生铁所需焦炭1.1吨,当时生铁每吨只值银二十两左右,仅可抵偿所耗焦炭的费用。

厂址的选择,原定汉阳大别山下,因该处地势太洼,必须筑地基九尺,修筑江堤一段,才不至于水涨受淹。此地既不接近原料产地,也不接近燃料产地,造成运费增加,提高成本。盛宣怀就曾提出:“大冶江边煤铁锰矿与白石均在一处,天生美利,如在江边设厂,百世之功。惜在大别山下,转运费力,屡谏不从。”(《李文忠公全集》电稿120上引孙书,第一辑,下册,第774页。)张之洞以“与省城对岸,可以时常亲往督察”(《张文襄公全集》卷135.电牍14,引孙书,第一辑下册,第77页。)为理由,将厂址圈定在汉阳龟山脚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