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论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商体
论中国资本主义两个部分
黄清根论洋务时期的文化
论台湾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
近二十年来洋务运动史研
曾国藩中兴桐城与倡导洋
论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新式
评洋务运动的企业体制
最新热门    
 
论洋务文化的生成机制

时间:2007-3-9 17:47:51  来源:不详
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是明末清初的二百年间。随着欧洲传教士的东来,西方近代的天文、数学、地理、物理、化学乃至绘画艺术等科学知识在中国得到了较多的传播;中国古典文化的代表如《论语》、《大学》、《中庸》等名著以及一些历史著作也在欧洲扎根,汉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开始进入欧洲的大学讲堂,并对17世纪欧洲的思想启蒙发生了某种影响。这种颇具规模的文化交流伴随着清廷的“禁教”而中断,至于中西文化的嫁接则根本没有提到日程上来。从表面上看,其原因是清廷的闭关自守,但深层次的因素则是没有出现文化嫁接的有效机制。从文化的传播者来看,由于欧洲殖民主义者这时的侵略重点还不在中国,还没有把开拓中国市场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所以来华的传教士的背后只有宗教文化的需求,而没有经济利益和殖民利益的支撑,因而其动力是有限的,其手段也是和平的,更不会采取最野蛮的战争手段强迫对方接受他们的文化。嫁接者的一方在主流上是自然主义占主导。从文化的接收方来看,中国即使不吸收欧洲的新文化,也不会危及国家的生存和社会的安宁,因而也没有必要进行社会经济直至人文环境的变更,这就使外来文化找不到生根的土壤,成了无本之木,难以开花结果。文化的根深藏于社会经济当中,没有社会经济变动的文化交流,即使规模再大,也不会创造文化的新质,引发文化的流变,产生新的文化形态。就像中国古代的佛教输入一样,虽然规模大,时间久,但因为没有引起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基础的新变动,顶多只能使佛教文化与儒学融合在一起,而没有产生文化的质变,创造出另一种新文化。1840年鸦片战争后出现的第二次中西文化交流的高潮则是另一种样态。一方面,西方列强为了抢占中国市场,不惜发动战争,强迫清政府按他们的愿望行事,文化交流完全是在强迫的情况下不公平地进行的。如果中国拒绝西方文化,殖民主义者就要灭亡中国。另一方面,清政府为了生存,不得不向欺压自己的列强学习,引进西方文化。是否吸收西方文化和中国的生死存亡联系在了一起。而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又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变化和社会经济运作的更新。两种异质文化就不知不觉地搅在了一起,首先浮出水面的就是以吸收西方“器物”为中心的洋务文化。这种不平等的文化嫁接,由于有了一定的新的社会经济制度为依托,所以出现了新的近代意义,远非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和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可以类比。对此,陈寅恪在纪念王国维逝世时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