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晚清学子赶考凑路费 沿
为何晚清反教豪强率400
在抗日烽火中访问中国的
意大利历史学家:西方势
被欧洲上流社会追捧的晚
晚清第一次官商合作的失
晚清出国人员怎样剃头?
“荡妇”版林黛玉 误导
西方知名记者:邓小平是
布达拉宫上空的幽灵:西
最新热门    
 
晚清西方传教士对儒学的认识

时间:2007-3-10 9:01:49  来源:不详
云“人之初,性本善”。孟子认为人性是好的,天生具有四种美好品质,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既然基儒在人性论上有如此差别,传教士自然会对儒家人性论会有所非议,或对其作出适合基督教教义的解释。理雅各指出,孟子相信人性是善良的,认为人具有与生俱来的善良、正直、礼貌和辨别好坏的秉性,他又把仇恨、非礼、邪恶看成是人类生活的永恆特征,这就需要解释天性善良的人为什么变得如此败坏,“在孟子的那些与基督教教义相反的说教中”没有提供这种解释,“孟子的人性理论虽不能说大错特错,但也是漏洞百出”,“孟子的局限性是因为他对基督教一无所知”(20)。韦廉臣《论性》一文宣扬了基督教的原罪说、性恶论,并以此批驳孟子人皆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的性善论,指出“此乃天之命,非人之性也,上帝以此四者置人心中,若诏命然”,“人果肯依四端而行,则皆圣贤矣”,“而人不肯从,故断然知性之恶也”,上帝造初祖赋以纯全之天性,但因“听信魔言,犯帝法令,帝夺其衷心,性变恶”,“初祖越至于今,子子孙孙,世济其恶”,“人不得上帝感化,性卒终不能自善”(21)。韦廉臣的言下之意是人类初祖亚当、夏娃的天性原是纯善的,但偷食禁果后性变恶,后来世人人性就是恶的。安保罗也以这种“天命之性”与“世人之性”的区别来对孟子的“性本善”作出附会的解释:“性本善”是指“本来被造之人”即人类初祖亚当、夏娃,“不是现在世人之谓也”,亚当、夏娃的“天命之性”本是善的,悖逆上帝后的初祖及世人性变恶(22)。基督教基于性恶论主张寻求外力的拯救,寻求上帝的救赎,重视神的“启示”,而儒学基于性善论主张靠人性所本有的良知良能的自觉,靠自力实现“道德完美”、“成德成圣”,重视人的“觉悟”。传教士从寻求上帝救赎的教义出发,对儒学向内寻求、良知良能自我发现的道德修养论不以为然。他们说:“根据基督的教义,人性的纯洁和完美依靠上帝的帮助。花之安坚持认为,如果不与一个人格化的上帝发生亲密的关系,没有确定了的永恒生命,那么,要想建立一个积极的伦理学体系是不可能的。因此,孔子在有关未来生活问题上所表现出的沉默和无知是他的整个伦理体系的一个严重的和基本的失误”(23)。在传教士看来,儒家寄希望于内心修养而不是寄希望于上帝的帮助,是一个严重错误。 

4.伦理观。传教士对儒学的道德伦理思想是比较认可的,他们对其颇多赞赏,并认为它与基督教伦理较为吻合,因而作了一些会通基儒伦理观的工作。“英国传教士艾约瑟(Joseph Edkins)宣称,孔子是一位伟大的道德家,在思想深度和影响上可以与苏格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