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中国古代的“吃人”史:
“花子”的世界:明清时
勇猛的契丹民族是怎样 
同治帝病患 花柳
最新热门    
 
花样 年华

时间:2007-3-10 10:31:45  来源:不详
露出真情。他们清楚地知道这套把戏不过是工具,只是碍于他们自身的局限,找不到更好的工具而已。当然,利用这种落后迷信的维系工具,实际上是将自己降格到与土匪神兵为伍的地步,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比较合乎自己军队的“军情”,但从长远看,与军阀战争竞争的发展趋势是不相符的,阻碍了他们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道路。 

    三、基督将军与编村省长 

  冯玉祥是北洋军阀中游离出来的贰臣逆子,他在军阀之林中长期处于非常独特的地位,既是一个军阀又是一个具有进步欲望的爱国者,角色的分裂常常使他陷入深深的内心痛苦和矛盾之中,从而使他的行为和意识都带有强烈的双重性,既有军阀的意向,又有爱国的探索者的痛苦。 

  冯玉祥多年的行伍经历和他正直的性格,使他对北洋系统盛行的裙带关系和帮派及地方意识深恶痛绝,但困于环境和条件,他又找不到一种新的精神作为他凝聚团体,振扬士气的支柱。驻地的便利,机缘的巧合,使他接触了基督教,基督教那种精神感化和凝聚人心的魅力很快使他作了别出心裁的选择:采用宗教作为重建道德的支点。在他看来,世道浇漓人心大坏,而“教育只可增加知识,不能变心术,欲改善人心,非借助宗教不可。”(注:《冯玉祥日记》,民国十一年,九月一日。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于是开始了他与基督教长达十余年的姻缘。 

  为此,冯玉祥组织了成千上万士兵参加的洗礼,让他的部队全体成为基督徒(有人传说他用水龙头为士兵洗礼)。只要有可能,每个礼拜日均延请中外牧师来部队讲经布道,军中设有专职牧师,随军行动,还将糅合了基督教教义的精神教育内容,编成大鼓书,在军中传唱。后来,还组织了“西北基督教协进会”,开办“传道学校”,一时间,让在华的外国传教士很是兴奋。 

  在冯玉祥看来,基督教有中国传统宗教所没有的好处,首先是仁爱精神,冯玉祥把基督教的博爱用仁爱来解,他认为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和我们儒家所说的‘己饥己溺’的仁爱之道一样。”(注: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96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把它解说成为爱国与爱民的精神,经常向士兵们灌输。冯玉祥军队中每天列队都有问答式的“爱民爱国”的呼号,每个士兵都佩带“不扰民真爱民”的臂章。其次,冯玉祥认为基督教有吃苦的意识,“耶教是吃苦主义所以信仰。”(注:《冯玉祥日记》,民国十一年,九月九日。)而军人不吃苦就不是好的军人,能吃苦才有凝聚力,才能打仗。冯玉祥的军队训练之苦,待遇之低是空前的,甚至有意识保持士兵的简朴生活,驻扎城市,不许随便上街,军人的薪饷往往强行要求汇回家里或者存入银行。显然,信教可以让士兵更好的忍耐这种“苦行”。在那个时代,军阀的军队有一个特点,士兵有了钱就容易散伙,有时候仗打赢了,一点名士兵却少了不少,原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