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文韬武略:康熙重用降将
汶川地震:建于康熙年间
多难兴邦:灾难成就康熙
康熙皇帝其实很好色 曾
清康熙帝统一台湾的战略
康熙经历大地震五六次 
康熙帝与中国礼仪之争:
康熙统一台湾的战略策略
从康熙统一台湾的一道谕
清康雍朝的捐纳制度及其
最新热门    
 
清康熙朝的禁海、开海与禁止南洋贸易

时间:2007-3-10 10:34:33  来源:不详
一折指出:“今台湾降附,海贼荡平,该省近海地方应行事件自当酌量陆续实行。”[27] 十月,两广总督吴兴祚请以广东等七府沿海地亩招民耕种,是为展界之请。十九日户部议准,康熙亦立即作出“展界”的决定。所谓“展界”,就是安排在顺治十八年前后被迫迁离的沿海居民重新复归故土,使之在沿海大片弃地上重建家园。为此,康熙谕内阁大学士等曰:“前因海寇未靖,故令迁界。今若展界,令民耕种采捕,甚有益于沿海之民。其浙闽等处地方亦有此等事,尔衙门所贮本章关系海岛事宜甚多,此等事不可稽迟,著遣大臣一员前往展立界限”,“勿误来春耕种之期。”[28] 十一月,康熙将吏部侍郎杜臻、内阁学士席柱差往福建、广东主持沿海展界事宜,行前谕曰:“迁移百姓事关紧要,当查明原产给还原主,尔等会同总督巡抚安插,务使兵民得所。”[29]   

其时,闽粤两省沿海居民在经历了二十余年的颠沛流离之后,对于能重还故土自然欣喜万分,见展界大臣,“群集跪迎,皆云:我等离旧土二十余年,已无归乡之望,幸皇上威德,削平寇盗,海不扬波,令众民得还故土,保有室家,各安生业,仰戴皇恩于世世矣。”[30]  可见,自顺治年间禁海迁界到康熙二十二年的展界,其前后政策的调整与变化始终受到郑氏抗清力量的左右,而展界的决策乃深得沿海民人之心。 

展界是为了开海,但朝廷内外对于是否立即开海,认识尚不一致。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七月,杜臻、席柱回京复命,康熙谕之曰:“百姓乐于沿海居住,原因海上可以贸易捕鱼,尔等明知其故,前此何以不议准行。席柱奏曰:海上贸易自明季以来原未曾开,故议不准行。上曰:先因海寇,故海禁不开为是。今海氛廓清,更何所待。”“席柱奏曰:据彼处总督巡抚云:台湾、金门、厦门等处虽设官兵防守,但系新得之地,应俟一二年后相其机宜然后再开。上曰:边疆大臣当以国计民生为念,向虽严海禁,其私自贸易者何曾断绝?凡议海上贸易不行者,皆总督巡抚自图射利故也。”[31]  

事实上,反对即行开海之人并非闽粤两省的督抚,恰恰是席柱等人,他们站在保守的立场上,对变化了的形势和民生的需求置若罔闻。而康熙于官员们在收复台湾前主张开海、在收复台湾后反对开海,均斥之为“各图自利”、“ 自图射利”,前后的态度截然相反,说明康熙作为最高的统治者能够因势利导,顺应形势的发展。台湾统一后,清朝于沿海的统治已经稳固,开海的条件已经成熟。所以康熙说:“先因海寇,故海禁不开为是,今海氛廓清,更何所待。”它再次说明,台湾的收复,是促使康熙作出展界开海决策的关键所在。 

而且,开海也是在统一战争之后休养生息增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