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刘心武:1978年为爱情恢
龚书铎鸦片战争与中国半
文化碰撞鸦片战争前后的
百年体育鸦片战争让中国
佛教盛兴被指威胁政权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时间始
历史上的 周武王
周文王和周武王父子各与
周武王伐纣立国
周武王
最新热门    
 
周 武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变迁散论

时间:2007-3-10 10:53:00  来源:不详
管这里承认的仅仅是中西军器技术上的差距,但在当时,认识到这种差距,是需要胆识和勇气的。这种认识就林则徐本人来讲,意味着他已开始走出蒙昧主义的泥沼;就文明的更新而言,则是缩短和超越上述差距的开始。于是而有“开眼看世界”思想的勃兴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样意义深远的呼唤。

  鸦片战争前夕,沿海已有极少数有识之士开始注视外部世界。叶钟进的《英吉利夷情记略》、颜斯综的《海防余论》、谢清高的《海录》、萧令裕的《记英吉利》、俞正燮的《俄罗斯事辑》等著述,在介绍外国的地理风物人情的同时,还曾提出过“采阅夷情”、“以夷伐夷”的主张。但从总体上说,他们笔下的外部世界依然是零散而模糊的。鸦片战争时期,伴随着中西冲突的加剧,人们开始自觉地意识到“欲劫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不悉敌势,不可以行军;不悉夷情,不可以筹远”。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感受,一部分身历此役的士大夫开始带着“经世致用”的人生理想“开眼看世界”。于是而有林则徐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畬的《瀛环志略》,梁廷枬的《海国四说》、以及夏燮的《中西纪事》、何秋涛的《朔方备乘》等一批介绍外部世界史地知识的著作。这些著作的重要之处在于:(一)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地球全貌,经纬度、南北极、五大洲、四大洋及世界各国的概况。如《四洲志》介绍了世界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的历史和地理,《瀛环志略》较系统地介绍了世界近代八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概况,《海国图志》关于世界各国的史地概况则更为详备。所有这些无疑有助于拓展人们的时空视界和思维空间,促使人们从封闭的心理迷雾中走出来,从而在一定意义上把固有的“天下”观念建立在近代地理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它表明一种新的世界观念正在形成,而这种新的世界观念又势必会动摇根深蒂固的天朝意识。(二)通过对世界各国史地、政事、经济、文教等方面的记载,大略地勾勒出一个与中国传统文化迥然有别的文明体系。这是一个源头,而后才有“向西方学习”的自觉追求。

  从封闭走向世界,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世界意识逐步取代天朝意识的过程。这是一个曲折而复杂的过程,鸦片战争后的“开眼看世界”思想及其随之而来的新的世界观念的形成,还远不是这个过程的结束,但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了。

  

  三、条约制度:文明更新的惨痛代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