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论中国资本主义两个部分
黄清根论洋务时期的文化
论台湾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
近二十年来洋务运动史研
曾国藩中兴桐城与倡导洋
论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新式
评洋务运动的企业体制
论洋务运动
最新热门    
 
论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商体制

时间:2007-3-10 10:57:38  来源:不详
70年代,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封建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当时中国已出现一批外资企业,分布于银行、轮船、船舶修造以及砖茶、缫丝、制糖、制革、轧花等行业。计外国银行约17家,轮船公司11家,各种修造及加工企业约50家。此外,清政府内的一批洋务官员陆续建立了一批官办军工企业,60年代6家,70年代又新增6家。与此同时,民间私人企业也开始酝酿与出现。70年代,上海广东等地出现了约41家私人企业,包括机器修造、缫丝、面粉等厂(参见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口岸城市的兴起,这些地方出现了一批资金拥有者,主要是买办、商人、官僚,在近代企业获取利源的趋动下,他们跃跃欲试。60年代,上海就有大约25名买办将自己的资金投向外国轮船公司附股,另有容闳、赵立诚、许道身、吴炽昌等人先后提出创办私人轮船公司的要求。

  6070年代中国经济领域出现的这些新动向,已是传统经济结构松动,近代经济因素产生的起始。面对这种局面,中国传统*体制却难以适应,原因就在:中国传统*体制是建立在地主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组织,经济基础的单一造成国家经济管理手段的单一。长期以来,封建国家基本只是通过“重农抑商”政策和官营制度控制经济。这种简单的经济管理手段势必带来一系列后果:国家经济长期以来只在旧有轨道上滑行,国家经济管理功能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