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王学典语境、*与历史:
义和团运动的近代思想启
义和团 刀枪不入“之谜
义和团的悲剧
义和团战争的起源——跨
真的历史向我们走来-5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义和团运动时期社会心理
清政府与义和团运动待 
论义和拳运动的社会成因
最新热门    
 
论义和团运动期间的毓贤等 仇教 官员

时间:2007-3-10 10:59:01  来源:不详
于:第一,教民不纯,为非作歹。“自西教传入中国,习其教者率皆无业莠民,借洋教为护符,包揽词讼,凌轹乡里,又或犯案□罪,藉为逋逃之薮,而教士则倚为心腹,恃作爪牙”。<《山东巡抚李秉衡片》,《档案》上册,第6页。>“甚至挟制官长,动辄欺人,官民皆无可如何”<《山东巡抚毓贤片》,《档案》上册,第24页。>。因此,“民教相仇”,“罪在教民”<《御史高□摺》,《档案》上册,第49页。>。 

  第二,教会纵容,肆意要挟。“凡遇民教控案到官,教士必为间说,甚已多方恫喝”,“一旦有事,则教士……张大其词以告主教,主教复张大其词以告各国公使,而公使遂以诘责总署,百端要挟,异议横生”。<《山东巡抚李秉衡片》,《档案》上册,第6页。>“小则勒索赔偿,大则多端要挟,必使我委曲迁就而后已”<《山东巡抚毓贤片》,《档案》上册,第24页。>。 

  第三,官屈帝势,袒教抑民。“近来东省办理洋务交涉,多以迁就了事;每接彼族指□之信,大半逢迎教士,曲从其意”<《山东巡抚毓贤摺》。《档案》上册,第40页。>。“自事事迁就,渐至相援为例,于是州县不堪其扰,而相与隐忍安之”<《给事中冯锡仁摺》,《档案》上册,第80页。>。地方官所以袒教抑民,根本原因是朝旨难违,同时也由于“洋势日张,州县官各顾利害”,只好“含糊了事”<《御史管廷献摺》,《档案》上册,第123页。>。 

  基于上述认识,毓贤等一些官员在对待教案和义和团反对教会斗争的问题上,就采取了顺应群众情绪的作法。 

  例如,他们对义和团反教会斗争表示同情,认为义和团只反教会不扰民,不属于“匪”,主张对义和团宜抚不宜剿。他们提出,对义和团“莫如用因字诀,因其私团而官练之”<《御史郑炳麟摺》,《档案》上册,第85页。>。极力反对镇压。对袁世凯在山东大肆屠杀义和团的行动,纷纷上摺弹劾。说袁世凯“杀戮过重,似于办理教案,不甚相宜”<《御史许佑身摺》,《档案》上册,第51页。>并提出撤换袁世凯,“可否于四军中如马玉昆、董福祥、聂士成,简派一员,以为袁世凯之代”<《御史熙麟摺》,《档案》上册,第47页。>。在“仇教”官员的弹劾下,清王朝也不得不要袁世凯“慎之又慎”<《军机处寄署理山东巡抚袁世凯上谕》,《档案》上册,第47页。>。他们还对劳乃宣剿杀义和团的主张予以痛斥,并要求“将劳乃宣所刊书板销毁”<《给事中胡孚辰片》,《档案》上册,第84页。>。 

  曾任山东巡抚的李秉衡在清政府高级官吏中,也是属于“仇教”的。他在离任时,曾”谓毓贤曰:‘我去公必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