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王学典语境、*与历史:
义和团运动的近代思想启
义和团 刀枪不入“之谜
义和团的悲剧
义和团战争的起源——跨
真的历史向我们走来-5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义和团运动时期社会心理
清政府与义和团运动待 
论义和拳运动的社会成因
最新热门    
 
义和团文献探微

时间:2007-3-10 10:59:04  来源:不详
狂悖”<龙顾山人:《庚子诗鉴》卷1,诗注。>;在天津,“通城贴有匿名揭帖,煽惑人民”<佐原笃介:《拳乱纪闻》,见《义和团》第1册,第108项。>,“天津的大街上,墙壁上到处是红色的揭帖”<G.吉普斯:《华北作战记》。>;在北京,义和团“以纸帖遍分城乡内外居民”。甚至“京官宅中亦多有收得此纸者”<佚名:《庸扰录》见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以下简称“三所”)编:《庚子记事》,第249项。>:在东北地区,义和团也曾经“遍贴匿名揭帖”<季理裴,《庚子教会受难记》下卷。>。另外,在山西、河南、四川,以及在反动势力控制严密的南京和福建等地区,也多有类似的现象。清政府曾在上谕中惊呼:“近闻京城内外,奸民以拳会为名,到处张贴揭帖,摇惑民心,事关交涉,深恐酿成衅端。”<“上谕”(光绪廿六年四月十九日),见《义和团》第4册,第13页。>直到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义和团仍然广张揭帖,同敌周旋,出现所谓“常有团匪告示,□满城墙”<佐原笃介:《拳乱纪闻》,见《义和团》第1册,第203页。>的情况。由此可见,义和团的传单一直同他们的斗争相始终。帝国主义侵略者对这种动员群众的手段十分恐慌。驻京的外国公使团,曾多次要求清政府下令“拘办练团纠党、传布揭帖之拳民。”<《清季外交史料》卷143页。>据奕□奏称:“迭据各国使臣,持送该匪徒揭帖,来衙门声称究办。”<《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98页。>在各国公使施加压力的情况下,清政府的一些官吏唯命是从,立即查缴揭帖,“遇有此等揭帖,立时揭净。每月按段清查,不准稍有遗漏。”<《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98页。>并传谕各刻字铺,“不准贪利私刊揭帖,具结存案,违者严惩。”<《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128页。>遂使义和团传单经常遭到破坏。 

  据时人记述,义和团的传单不仅数量极多,而且形式多样,文字不拘一格。在义和团的宣传品中,就曾出现一些书信和诗文等形式。此外,还有一份流传很广的义和团《团规》。这是在义和团进入高潮后,载勋、刚毅等人奉清政府之命统率义和团,并与部分义和团首领共同制订的义和团行动规约。它虽带有“御用”的性质,但终归被一部分义和团所遵守,所以也属义和团文献的范围。这些宣传品除所谓“词皆鄙俚不文”<侨析生:《京津拳匪纪略》卷1。>的通俗说帖,和“怪诞不经”<龙顾山人:《庚子诗鉴》卷1,诗注。>的乩语、神咒外,“亦有长篇钜论、套袭名家古文”<侨析生:《京津拳匪纪略》卷1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