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孔子 >> 正文
没有相关历史名人
最新热门    
 
见怪不怪:孔子流亡戏剧中邂逅的几个有趣角色及其面相之辨识

时间:2009-4-6 21:16:56  来源:不详
是一个无名无姓的角色,而仅以其肩负着的一个叫做“蒉”的草筐名之。当时的具体场景是,“孔子击磬。有荷蒉而过门者,(闻之)曰:‘有心哉,击磬乎!硁硁乎,莫己知也夫而已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心思啊,这个击磬之人,磬敲击得又响又急。既然人家不赏识你,那就算了吧!从表面上看,这个荷蒉而过门者似乎对音乐很懂而且好像从中已完全听出了孔子的全部志向和心思。

但这一次,司马迁的孔子对此却不置可否,什么也都没有说甚至于一点反应都没有;与此同时,太史公却将笔锋一转,紧接着竟似乎没头没脑、没有缘由,不惜笔墨、令人费解地谈起了什么“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的事来: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这段文字显然是针对上述“有荷蒉而过门者”之所闻及所言的无声而有力的回答。“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4]的师襄子尚且对“已习其数”、“已得其志”终至于“得其为人”的孔子“辟席再拜”,“有荷蒉而过门者”又何以可知孔子“其数”、“其志”与“其人”呢?因此其所谓“有心哉,击磬乎”,显然是空的,无凭的;而其所谓“硁硁乎,莫己知也夫而已矣”,由此可见,则更是一番虚妄不实之言——仅凭又响又急,何以知其“莫己知也夫而已矣”?音乐从来都是一门艺术,因此不可能仅仅会有是响是喑、是急是缓这么简单的。

司马迁无疑乃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大家,对这两段文学细节的巧妙安排和处理当一定是其有心而非无意之笔。从表面上看,两段文字的内容似乎并不相关,甚至会让初读者感到十分突兀和混乱——一个尚且没有交待完,谁知紧接着却又说起了另一个。然而无论是前者的击磬还是后者的鼓琴,说到底,都无非于音乐。而在中国古人那里,“礼”与“乐”本是一体化的。“先君制礼,藉之以乐”[5];“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者为同,礼者为异”;“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6]以及所谓“礼乐文明”、“礼崩乐坏”……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由此可见,“乐”与“礼”或者音乐与政治二者间的关系自内而外、由表及里,总是统一在一起的;换句话说,有什么样的政治相应地就一定要有什么样的音乐,反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