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孔子 >> 正文
黄玉顺·〖从《商君书》
李申 · 〖谈任继愈先生
方 铭 ·〖“腐儒”的坚
萧功秦 ·〖从历史看儒
张 进 ·〖儒学与中华民
黄小洲·〖解释学研究对
陈明·〖国学之争的实质
董琼华·〖儒家精英主义
郭齐勇·〖墨儒两家“孝
蔡仁厚·〖文化生命的坦
最新热门    
 
陈明·〖“原道”与大陆新儒学建构〗

时间:2013-03-21 21:57:37  来源:不详
志、需求以及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作为塑造,它是民族的自我意识对自身的自觉把握、调整与建构。“即用见体”的“体”,就是以中国人的利益和意志为主体,而不是以抽象的文化或道统为主体,着重活动、着重创造。你看看,这是不是一种对只讲文化的“中体西用”或既讲文化又讲政治的“救亡启蒙”的超越呢?你不是也赞赏别尔嘉耶夫所说的实践生命、强大生命、享受生命、主宰生命的说法吗?

 

达三:我是赞赏这句话。但别尔嘉耶夫说这句话是从反对的意义上使用的。而且,我感觉,讲生命,一个要讲民族生命,一个要讲个体生命,要讲全。讲全了,就能以文化民族主义应对全球化冲击,以文化保守主义平衡工具理性泛滥。

 

陈明:只要你承认这“一个中心”就好办。从“一个中心”出发,必然的就是“两个基本点”,就是我经常说的“儒学在知识形态上的复合性”和“儒学在文化功能上的多维性”。儒学的知识元素有认知理性、效率诉求的特点,意志元素有主体性、人文性的特点,问题元素有历史性、有限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儒学的知识形态是应对各种社会人生国家民族思想意识挑战的知识结晶的复合体。因此对儒学知识的了解和建构,就不能取其一而去其余。这就是我坚决反对把儒学形上化的原因之一,因为形上化只改善——是不是改善还搞不清楚呢,有可能过度阐释,也有可能是曲解——儒学知识形态的一个方面。我在和黄玉顺讨论时,你有一句话说得就很好:“假如生活成为哲学?”实际上也可以这样说:“假如哲学成为生活?”就是这个意思吧?

 

达三:当时我本来想多说几句,但不好说黄老师。再说,我多说了就是给自己找麻烦。黄老师想灭我,还不容易啊!好多人的书我都看了点,就他的看不下去。一看头就大!生活有这么复杂吗?生活本是要轻松的,怎么看起来倒是累了?黄老师要是真有个“生活儒学”,看来这点也要改。不过“生活儒学”这个提法,和你的东西在精神气质上还是相近的。

 

陈明:儒学知识形态的复合性,既是儒学功能多维性的前提,也是儒学功能多维性的结果。比如,它有“人道政为大”的政治建构功能;有“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的文化认同功能;有“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的社会组织功能;还有“立德、立功、立言”的安身立命功能。你不是叫“达三”吗,不但要“仁智勇”,也要“德功言”呀!你不是要做先秦儒家的历史哲学吗?就要在历史中寻求逝去的生命意义,立德立功立言,就是儒家历史哲学的一个很大的特色。你看,问题就来了。现在有人要、搞“政治儒学”、“制度儒学”、“法治儒学”、“经济儒学”。这些当然要搞,但不能是一个层面上的,更不能是复古的。这不是很清楚了吗?条件不允许,突破一个方面当然可以,但其他方面也必须跟上。而且这种跟上,一定必须是适应当下中国人的生命需要的,是以当下中国人生命意志和利益需要为主体的。这就是“即用见体”。

 

达三:我做先秦儒家的历史哲学,是考虑到给予中国历史[注: 中国历史是中国各民族诞育和发展的历史。它的发达的封建社会,曾创造了同时代世界最高的文明。但是当西方某些地区跨入资本主义,特别是当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之后,中国越来越落后了。]的一贯性和思想的内在性的儒家解释。前两天看完柳诒徵先生的《中国文化史》。柳先生被认为是个“顽固派”,但他非常注重历史的一贯性和思想内在性,也是从儒家角度出发的。恰巧又翻看梁漱溟先生的《中国文化要义》,他也引用了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