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老子 >> 正文
解读老子,探索本原 (7
老子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传
谈老子管理四层次
解读老子,探索本原(6)
解读老子,探索本原 (5
赵启光《老子,天下第一
老子和谐思想对构建和谐
解读老子,探索本原 (3
解读老子,探索本原 (4
解读老子,探索本原(4)
最新热门    
 
老子治世之道与社会和谐

时间:2010-11-19 11:12:41  来源:不详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80章)。有的论者指责道家搞复古倒退,要把人类拉到远古的蒙昧状态,恐怕是一种误解。他们仅从字面上解释老子,没有了解老子这样说的真意。老子之所以构想这样的理想社会,其实是对当时社会中大量存在的不平等现象的抗议,是对伴随着社会进步而来的退步现象所作的深刻批判。在他所描述的社会里,人民的生存得到很好的保障,“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人与自然和睦相处,与他人和睦相处:大家和平相处,从来没有战争的发生。他所描述的理想社会,无疑是一种道家式的小康社会。道家不像儒家那样积极倡导群体观念,但他们明确的表示反对危害社会群体。如果人人都不危害社会群体,社会群体自然而然就安宁了。庄子认为儒家到处进行仁义说教,努力维系社会群体,未必能收到良好效果。从表面上看,道家似乎并不积极地维系社会群体,其实,他们运用“无为而无不为”的逻辑,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维系社会群体的美好意愿。在维系社会群体这一点上,儒道两家可以说殊途同归。但总的来看,道家比较强调尊重个体的自由,注重个体性原则;儒家比较强调群体至上,注重群体性原则。实际上,个体与群体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脱离个体的抽象的群体,离开群体个体也不可能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儒道两家的社会理想构成互补效应。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