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先秦文学与人的觉醒
开学第一问:为什么要学…
9月15日 陈独秀创办《青…
单演义先生百年诞辰纪念…
1321年9月14日 欧洲中世…
叶舒宪:如何理解季羡林…
鲁迅之为中国左翼文学的…
王纯:从阅读评点古典文…
陈一舟:教学是大学的基…
新世纪底层文学:乡土叙…
最新热门    
 
文学的当代性

时间:2009-9-18 11:00:25  来源:不详
唤哪些东西来创造当下。我个人感觉更重要的是创造这个当下,摧毁已经被某一种叙事建构起来的当下。我想这就是我们对文学史的阅读背后所隐含的像旭东说的这样一个“当下性”,它的内部充满了搏斗甚至自我的否定性。但是它也不意味着对我们过去的完全的一笔勾销,那是另外一回事。

 

“当代文学”的概念是中国文学的不幸又是侥幸

陈晓明(北京大学)

 

  如何去理解当下性,我记得2001年杰姆逊提出一个“当下本体论”的命题。这个“当下本体轮”其实是整个后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的问题,从齐泽克那里也可以看到,包括内格尔、哈特的《帝国》都试图建构一个当下性的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与激进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要应对当下的问题,当下是所有问题的出发点。确实我们现在称之为当代的范畴,有中国自己的学理内涵,在西方并没有“当代文学”这个概念,这是中国的不幸又是中国的侥幸,我们有这样一个当代的概念,使我们的阐释途径和阐释立场得以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开展空间,以及开展的资源。西方的当下性是资本主义历史的无法更改,称之为“历史的终结”似乎也不为过。尽管我们可以批判“历史终结”论,但资本主义的当下性确实翻不出多少现实的花样,但中国不同,中国当代性永远是生机勃勃的,无限变异与无限可能性。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阐释可能的当下空间。这一点我们怎么去牢牢把握住它,而且同时去找到它的更大的一种力量,我觉得这是我们今天应该考虑的。当然,考虑阐释的出发点与目标时我又有很多的困惑。诸位的思想与立场我是极为重视的,尽管把诸位命名为“新左派”未必恰当,但诸位的学理立场在当今中国确实有独特之处,与80年代延续至今的我这代人的学理立场还是有些区别的。正因为此,诸位的学理立场也经常构成我自我反思的参照体系。我们对现在的当下性感到焦虑,一方面我们在遗弃它,另一方面在遗弃它的过程中我们又感到困扰。旭东并不想完全停留在前30年,他试图在当下性中建立起一种阐释前30年的立场和话语表达方式,或者说批评方式。今天我们来讨论重新阐释并不算为时太早,同样,我们重提批判性和反思性也不算太迟,反而是恰到时机。我们今天的批判性和反思性并不是回到从前的政治立场,在简单明了的“拨乱反正”的旗帜下,其实是把前30年封闭于历史仓库中。我觉得对前30年的神圣化和对社会主义经验的神圣化也还是我们依然要警惕的,这是当代性开展的一个维度,如果说没有立足于当代性对前30年的一个反思性的批判,我觉得它会关闭它的空间,会使重新打开的论域窄化,变成我们自娱的学术话语。

 

清理80年代的先锋文学

罗岗(华东师范大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