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袁济喜:国学与诗兴精神
袁济喜:国学与人生境界
最新热门    
 
袁济喜:漫谈中国古代文论与学术智慧

时间:2009-11-4 19:57:31  来源:不详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致神,其孰能与于此。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这是对于《周易》中所贯穿的感应方式的概括。它提出《周易》对于世界的体认是无思无为,即不用日常理性,而是一种冥感,这种冥感亦可以说是灵感思维,而这种冥感的方式相对于理性与意志的体认是一种深入万物底蕴的把握,它的具体表现便是致神即达到与万物合一的境界,这是一种最高的人生与精神境界。它表现为深、几、神三种境界。“深”便是通晓万物奥秘,这是认识的境致,“几”便是带有占卜预见的意思在内,而“神”则是对于外界的游刃自如,是一种从心所欲不逾距的人生境界。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是说明精神超越时空,自由飞升的特性。它对于中国古代文论的“神思说”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主体的角度来说,为了把握这种神,则必然要通过虚静的心态来达到。《易传》上还说:“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也”。这是形容艺术创作的极致而言的。

 

孟子将“神”这个概念来引入精神现象学,以说明人格境界,深刻地影响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价值观念。《孟子·尽心下》记载了孟子与他的学生浩生不害的一段对话:

 

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何谓善,何谓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这是孟子与他的学生评论人物时一段著名的话。孟子将人格境界分为善、信、美、大、圣、神六个层次。首先,他将“美”与“善”、“信”分别对待。“善”、“信”只是以道德本性去做人,而美则不然,它是在自我觉悟情况下的升华,在人格修养中使人性中固有的善变成自己的东西,升华成人性的闪光。在它之上,还有大、圣、神几个层次,所谓“大”也就是崇高之美;“圣”是使人景仰的人格圣境;“神”则表现了对伟大人物人格力量的顶礼膜拜,如后人对尧、舜、禹、周公一类人物的赞叹。孟子以人格塑造为美的教育思想与伦理观念,对后世的文艺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们将那种伟大超凡的人物称作为“圣人”,将艺术作品中的上品称作为“圣品”、“神品”,如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被称作为“书圣”;唐代画家吴道子被称作为“画圣”;唐代书论家张怀瓘最早将书法艺术分为“神”、“妙”、“能”三品,宋代画论家黄休复在此基础上踵事增华,又以“逸”品置于三品之上,表现了新的美学观念。

 

在后世的中国古代诗论中,重“神”的观念在批评与创作论中广泛引用。比如殷璠的《河岳英灵集》为盛唐诗人名家的选本。集子以王维、王昌龄、储光羲等二十四位“河岳英灵”的诗选,通过卷首序论及正文选录作品,加以评论,其体制与钟嵘的《诗品》大致相似,是通过诗选与作品评论的方式,来阐发自己的文学观点。在序文中,殷璠仿效钟嵘的《诗品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