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袁济喜:国学与诗兴精神
袁济喜:国学与人生境界
最新热门    
 
袁济喜:漫谈中国古代文论与学术智慧

时间:2009-11-4 19:57:31  来源:不详
到了宋代欧阳修那里,这种意识就更强烈了。作为与韩愈、柳宗元相仿的文坛巨擘,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家的论文,他主要通过自己的创作心得,对于文艺创作的内在机杼加以探微,它集中体现在艺境论上面。欧阳修与好友梅尧臣经常讨论诗歌创作与欣赏的机杼,写出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严格意义上的第一部诗话《六一诗话》。欧阳修在谈到如何鉴赏绘画时也提出:“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者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走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若乃高下向背,远近重复,此画工之艺尔,非精鉴者之事也”。(《鉴画》)欧阳修认为绘画的精彩之处在于传达出难以说明的的言外之意,而这种意境则是一种萧条淡泊的韵致。画家即使表现出了这种意韵,欣赏者也未必能看得出其中奥妙。

 

对于诗歌的意象问题。欧阳修有着自己的独特理解。在《六一诗话》中,记载着他与梅尧臣的一段关于诗之意蕴与语言关系的论述:

 

圣俞尝谓予余曰:“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贾岛云:‘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姚合云:‘马随山鹿放,鸡逐野禽栖。’等是山邑荒僻,官况萧条,不如‘县古槐根出,官清马骨高’为工也。”余曰:“语之工者固如是。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何诗为然?”圣俞曰:“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虽然,亦可略道其仿佛:若严维‘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则天容时态,融和骀荡,岂不如在目前乎?又若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则道路辛苦,羁愁旅思,岂不见于言外乎?”

 

这段话表现出宋代诗论的平实淡然,将感受与义理融为一体的特色。梅尧臣与欧阳修的观点是一致的。这就是继承了中国自先秦以来中国古代哲学与文论的言意理论,提出最高的诗境乃是“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认为这样的诗歌作品才是最好的作品。这里实际上涉及诗作的审美标准问题,欧阳修明确地将诗的艺术标准置于很高的地位。这与历史上许多文道论片面强调道而忽弃艺术性的做法大异其趣。欧阳修与梅尧臣深契于诗的独特的美学奥秘,认为诗的鉴赏是一种主体性极强的创造活动,它是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于意的交融过程。其中浸透着深刻的文化修养成份。为了说明近种机杼所在,,他们还列举了一些名句来说明之。从这些句子的赏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二人推举的是那些含蓄蕴藉的作品,而反对那些浅露的作品。

 

苏轼对文章与天地之道的认识可以说是融会了儒家与道家的思想。他既强调道的教化意义,同时也认为道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是一种具体的事物规律:“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喻》) 苏轼对文艺价值的推崇,是建立在他对于创作自由的认识基础上的。苏轼《答谢民师书》中云:“求物之妙,如系风捕景,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乎?”明代的李贽崇尚冲突灵动之美,以此代替法度中和之美。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有不少文人把古人的法度作为创作的圭臬,忽视作家的创作能动性,如江西诗派和明代前、后“七子”的理论。明清以来崇尚个性的作家一般都反对这种做法,强调作家灵活运用、突破常规的创作精神。李贽大声呼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