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袁济喜:国学与诗兴精神
袁济喜:国学与人生境界
最新热门    
 
袁济喜:漫谈中国古代文论与学术智慧

时间:2009-11-4 19:57:31  来源:不详
 

且吾闻之:追风逐电之足,决不在于牝牡骊黄之间,声应气求之夫,决不在于寻行数墨之士;风行水上之文,决不在于一字一句之奇。若夫结构之密,偶对之切,依于理道,合乎法度,首尾相应,虚实相生,种种禅病皆所以语文,而皆不可以语于天下之至文也。(《杂说》)

 

李贽认为真正的文章,决不拘守于“首尾相应,虚实相生”之类的法度,而是天工自然,臻于“化境”,一切形式上的“和”都溶人自然之道,“如化工之于物,其工巧自不可思议尔。”以冲突之美代替表面的的谐,最终达到最高的和谐。这就是李贽与当时性灵派文士的审美理想。

 

从接受与审美的角度来说,空灵与神秘有赖于体验。而体验是最高的审美境界的获得。

 

六朝时,一些名士在从事山水赏会时常常用神会来形容。东晋末年画家王微在《叙画》中谈到绘画之乐时感叹:“披图按牒,效异山海。绿林扬风,白水激涧。鸣乎!岂独运诸指掌,亦以神明而降之。此画之情也。”王微所说的“以神明降之”,也就是神会感应的心理过程。南朝画家宗炳在在著名的《画山水序》中谈到对山水画的欣赏时说:“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宗炳认为对绘画中的精神之美,只能是用神会即直觉感悟的思维方式来把握。在对诗的鉴赏时,六朝人也往往用“神会”的概念来说明。《世说新语·文学篇》载:

 

郭景纯诗云:“林无静树,川无停流。”阮孚云:“泓峥萧瑟,实不可言。每读此文,辄觉神超形越。

 

东晋著名文人郭璞的两句诗使阮孚在鉴赏时感受到了“神超形越”的魅力,之所以会产生如此美感,是因为诗中展现了意在言外的境界,使人在读后感到妙不可言。这种神会心理在绘画中也常有。

 

中国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