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袁济喜:国学与诗兴精神
袁济喜:国学与人生境界
最新热门    
 
袁济喜:漫谈中国古代文论与学术智慧

时间:2009-11-4 19:57:31  来源:不详
统审美心理学从神会走向妙悟,是随着唐代中叶之后,士大夫的审美心理走向淡泊宁静而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化的佛教禅宗的形成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佛教的学说在泯灭主客体的界限,以及对于现象世界的空灵化方面,显然较之传统的老庄哲学方面要更为彻底。六朝时代的竺道生借鉴玄学的言意之辨,用佛教的“顿悟”说来补充修改老庄与玄学的“得意忘言说”。所谓“顿悟”就是指对于外界事物超越时空的一刹那间的大彻大悟。后来的达摩、慧能等禅宗先驱人物突出了“真心本觉”的作用,将内心之悟作为参透万物的前提,认为对于佛性的把握只能心领神会,难可言说尽述。《五灯会元·释迦牟尼》条中说:“世尊(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属摩诃迦叶。’”这则禅宗故事,说明了禅宗的“悟”便是不立文字,心领神会。南宗慧能本不识字,但是他比那些富有学识的高僧先得真谛。原因在于禅宗的功夫全在于心的启悟上,它彻底结束了心物二元论的认识论历史,较之老庄更完全地融心灵于万物之中,化万物于心灵之内。于是从唐宋开始,士大夫面对严酷的人生与失落的精神世界,渴望在禅宗之中,讨得心灵的宁静与人生的超然。艺术作为抒情明志的器物,是人的非功利心境的转化,它与禅宗倡举的物我两冥的心境不谋而合,于是士大夫开始用妙悟来说明对艺术的欣赏与学习。初唐与中唐一些诗人之作往往有禅境,如皎然、灵澈、权德舆等人的诗论经常援禅入诗。唐代画论家张彦远在评论东晋画家顾恺之所画维摩诘形象的超越众人时指出:

 

遍观众画,惟顾生画古贤,得其妙理,对之令人终日不倦,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身固可使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不亦臻于妙理哉?所谓画之道也。(《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盛赞顾恺之的绘画表现出人物的精神气韵,可以使人在观赏后得到物我两忘的境地。这种观赏性质上属于“妙悟”,不同于认知。这是传统美学中较早地正式用“妙悟”一词专门来说明艺术欣赏心理,值得我们重视。宋代时,禅宗在社会上更加流行,士大夫与禅宗派关系也更为密切。苏轼、黄庭坚这些文坛卓有影响的人物均为禅林居士,其诗论也很自然地用禅来说明,到了严羽《沧浪诗话》中论悟,则更加自觉地运用禅宗的理论来解释与发挥对诗的欣赏与创作问题了。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据此提出学习诗歌要有一套独特的方式,这就是“妙悟”。在《诗辨》中他说:

   

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故也。唯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悟有深浅,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汉魏尚矣,不假悟也。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他虽有悟者,皆非第一义也。

 

严羽论悟,是从禅宗那儿借喻而来的。本来,在禅宗学说之中,悟乃是指一种直指本心,不立文字的独特地把握对象本体,心与物冥的意识活动。严羽之后,妙悟作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