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顾农:阮籍的四言咏怀诗
顾农:从《文选》看选本
王少农:孔子其实是“开
何凤农:《三国》教我们
桑农:重现失落的传统—
顾农:《鲁迅大辞典》若
顾农:陶渊明的孤独感
顾农:曹操的养生
不一样的读后感悟——《
范子烨:陶渊明笔下的一
最新热门    
 
顾农:陶渊明“乞食”

时间:2010-8-19 11:10:04  来源:不详
 

  这些都表现了陶渊明的高洁。对于历史上不肯随便接受馈赠的贫士黄子廉,陶渊明专门写过一首诗加以歌颂,诗的后几句道:“惠孙一晤叹,腆赠竟莫酬。谁云固穷难,邈哉此前修”(《咏贫士》七首其七)。黄子廉不肯接受惠孙那一笔厚礼(“腆赠竟莫酬”)的具体原因和背景,因为史料不足,不知其详,但有一点很明确:有些馈赠是不能要的。至于《咏贫士》其五中的袁安和阮公,同馈赠之接受与否并无直接关系。东汉人袁安僵卧于家,大雪封门,洛阳令问他何以不出去想办法,他回答说:“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后汉书·袁安传》注引《汝南先贤传》)由此可知他平时还是有些干谒活动的。阮公其人不详,冈村先生认为指阮修,他不愿意与高门有钱的人家结婚;但陶诗中所说的“阮公见钱入,即日弃其官”不见于《晋书·阮修传》。“见钱入”之钱是些什么钱亦无从确知。要之,历史上的高人不肯接受某种馈赠,自有其道理;现实生活中的事情也是一样,例如江州刺史檀道济送来的粱肉之不能接受,显然是因为他说的那一番话官方气息太浓,陶渊明不爱听。但另外有些馈赠是可以接受的。

 

  不肯接受别人任何好意的隐士也是有的。《晋书·隐逸传》载郭翻的故事说:“曾坠刀于水,路人有为取者,因与之。路人不取,固辞。翻曰:‘尔向不取,我岂能得?’路人曰:‘我若取此,将为天地鬼神所责矣。’翻知其终不受,复沉刀于水。路人怅焉,乃复沉没取之。翻于是不逆其意,乃以十倍刀价与之。其廉不受惠皆此类也。”郭翻只顾保持自己的高尚,不免置对方于难堪的地位,其做法远于人情,实不可取。陶渊明不是这样矫情的人,他对于友人的帮助接济是愿意接受的,并不一味乱摆高尚的架子。陶渊明接受的最著名一笔馈赠,大约是颜延年送他的,萧统《陶渊明传》:“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饮焉。每往,必酣饮而醉……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二万钱不是一个小数目,可以用来喝很多酒。此外陶渊明还接受过另外一些馈赠,包括《乞食》诗中提到的这一次。

 

  因为要保持高士的身段而绝对不接受任何馈赠,在陶渊明看来乃是矫情做作,并不可取。这是陶渊明的家常随和之处,同廉洁与否完全无关。他另写过一首题为《有会而作》的诗,小序云:“旧谷既没,新谷未登。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登岁之功,既不可希。朝夕所资,烟火才通。旬日以来,始念饥乏。岁云夕矣,慨然永怀。今我不述,后生何闻哉!”诗云: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惄如亚九饭,当暑厌寒衣。岁月将欲暮,如何辛苦悲。

 

  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嗟来何足吝,徒没空自遗。

 

  斯滥岂彼志?固穷夙所归。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

 

  诗中除了写自己的饥寒困苦之外,最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发挥了儒家经典的本来意义,讲了一通他所认同的人情物理。诗中“粥者”、“蒙袂”、“嗟来”诸句典出《礼记·檀弓下》: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