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清初“三大疑案”的由来
清初中日长崎贸易
清初李士桢抚粤政略与广
清初私家修史状况研究-
《明史》编修和清初的史
清初私家修史举例
明遗民与清初明史学
论清初明史馆馆臣的史学
明末清初公理化方法未能
明末清初民主思想与近代
最新热门    
 
清初摄政、辅政体制与皇权政治

时间:2009-7-24 13:46:00  来源:不详
”,已成为年轻的皇帝玄烨亲政后的首要之务。

康熙帝玄烨从八岁登基之日起,即与辅政大臣一道听理政事,时有主见。据玄烨后来回忆:“昔听政时,每令读本,朕与辅政大臣共听之,或因一时言论,往往忽略,朕谕伊等:‘此内有关系民命者,尤不可不慎,伊等皆经行间效力,不以杀人为意,朕必慎焉’。”康熙帝常说,“朕自幼听理政事,极其敬谨”。他逐步提高了治理朝政的能力,在祖母孝庄文皇后支持下,同权臣鳌拜与之展开了积极的斗争,如反对重处苏纳海,支持苏克萨哈抗衡鳌拜。亲政后,玄烨又多次对鳌拜不法行径进行抵制。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初一日,内弘文院侍读熊赐履遵旨复奏:“我国家章程法度,其间有积重难返者,不闻略加整顿,而急功喜事之人,又从而意为更变,但知趋目前尺寸之利以便其私,而不知无穷之弊,已潜倚暗伏于其中。”[29]鳌拜见疏,大怒说:“是劾我也!”请治其以妄言之罪,且请申禁言官不得上书,玄烨立即驳斥说:“彼自陈国家事,何豫汝耶!”同年七月初七日,举行亲政大典,鳌拜企图参与起草皇帝亲政大赦诏书,借以捞取政治资本。玄烨洞识其奸,令人密拟赦诏,“临期颁行”。凡此种种,康熙帝对鳌拜的倒行逆施进行抵制,尚未达到完全遏制的程度。

玄烨深晓鳌拜权倾朝野,以一道谕令很难降服他。于是,“以奕棋故,召索相国额图入谋画”。他简选侍卫、拜唐阿(执事人)年少有力者,练习扑击摔跤,即满洲语所谓的“布库之戏”。数日后,伺鳌拜入见日,召诸羽林士卒入,面问:“汝等皆朕股肱耆旧,然则畏朕欤?抑畏拜也?”众曰:“独畏皇上!”[30]康熙帝历数鳌拜诸罪恶,立命擒拿,摘去顶戴花翎。年仅十六的少年皇帝声色不动清掉巨慝,勿庸置疑,又是其祖母孝庄文皇后授意所为。如同康熙帝亲政诏告天下所云,“朕承太皇太后之命,躬理万机”。[31]孝庄扶植儿孙两代为帝,除紧紧依赖两黄旗外,多尔衮死后,通过拉拢苏克萨哈,收纳了八旗精锐部队正白旗。苏克萨哈很快也成为孝庄的亲信之臣。鳌拜诛杀他,孝庄将此视为对她的不恭。因而,鳌拜一被处罚,苏克萨哈立即平反昭雪,恢复世职,令其子孙承袭。玄烨曾言:“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清史稿·后妃传》亦记:“太后不予政,朝廷有黜陟,上多告而行。”以资佐证。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和硕康亲王杰书等遵旨勘问鳌拜,列其罪状三十条,主要罪行:(1)欺君擅权,邀结党羽。鳌拜为国家大臣,“背负先帝重托,任意横行”,“文武各官尽出门下”,与穆里玛、塞本得等“结成奸党,一切政事,先于私家议定,然后施行,又将部院启奏官员,带往私门商酌”。(2)排斥异已,枉杀大臣。鳌拜“倚持党恶,紊乱国政,所喜者荐举,所恶者陷害”。将才力不及的济世、马尔赛狥情题补部院要缺。除了杀害苏纳海等,又无罪冤诛白尔黑图、乌尔把等。(3)禁止科道,阻塞言路,鳌拜执柄国政,为所欲为,心里尚虚,“禁止科道陈言,恐摘发情弊。”弘文院侍读熊赐履应玄烨求直言诏,条陈数策,“鳌拜以为劾已,妄图倾害”。(4)横行霸道,藐视圣上。鳌拜“于皇上前,凡事不依理进奏,多以旧时疏稿呈览,逼勒依允”。“御前呵叱部院大臣,拦截章奏”。玄烨巡幸南海子,“令鳌拜奏明太皇太后,不行遵旨,反云皇上自奏”。他“尝托病不朝,要上亲往回疾”。同时,遏必隆也被革职锁拿,列罪十二款,多属协从,并清洗了鳌拜党羽,定班布尔善罪状二十一条,鳌拜之侄赛本得罪行六条等。杰书根据每人罪恶轻重提出处理意见。鳌拜得知死刑,请求晋谒陛下,皇上开恩赐见时,他请皇上看了搭求清太宗御驾时,在自己身上留下的伤痕。玄烨鉴于他多年为国建立功勋,不忍加诛,革职羁押。遏必隆革去太师及公爵,免罪。鳌拜最终死于禁所。

玄烨在给吏、兵二部的谕旨中指出:

 

鳌拜等旧勋大臣,受国恩奉皇考遗诏,辅佐政务,理宜精白乃心,尽忠图报。不意鳌拜结党专权,紊乱国政,纷更成宪,罔上行私。凡用人行政,鳌拜欺藐朕躬,恣意妄为,文武官员,欲令尽出其门,内外要路,俱用伊之奸党。班布尔善、穆里玛、塞本得、阿思哈、噶褚哈、济世、讷莫、泰壁图等结为党羽,凡事于私家商定乃行。与伊交好者,多方引用,不合者即行排陷,种种奸恶,难以枚举。[32]

 

玄烨历数的鳌拜罪状,集中反映了康熙初年皇权与相权的剧烈冲突。康熙捉鳌拜,清理了鳌拜集团,加强了中央集权。尔后,改内三院为内阁,禁止圈地,缓和逃人法,废止人殉,平定三藩,争取台湾,扫清漠北,广泛地接受汉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加速了满洲贵族封建化的进程。

清初八旗内部的旗籍之争,随着年幼的君主即位,满洲贵族和官僚集团围绕权力的斗争迭起。多尔衮摄政,四大臣辅政,时间均近八年。两种体制适应了清初的政治形势,有利于稳定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