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美国史学界关于对日使用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经史之学与文史之学
对后文革时期中国近代史
“告别革命论”史学批判
唯革命论”史学批判
布罗代尔史学思想新论
遗华日侨问题的历史学思
思想史视野中的考古与文
没有过去的史学危机
最新热门    
 
史学与文献(一)

时间:2009-7-24 13:46:24  来源:不详
态度。真正把“君君、臣臣”同“父父、子子”结合起来,用伦理道德的形式使“封建等级”和“人身依附”关系固定下来,作为解决社会矛盾的最高道德标准,则始于西汉。尽管此时“论大道”可以“先黄老而后六经”,但司马氏父子都认为“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因而,司马迁更进一步论道:

不通礼仪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16]

这表明司马迁也无法摆脱时代的局限,自觉不自觉地,宣扬那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道德观念。随着统治思想的选定,儒学被立为“国学”。到东汉,班固则认为“六经”是“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至致治之成法”[17]。因此,《汉书》不仅综括西汉230年的“行事”,而且“旁贯五经”,把伦理天命思想贯透到修史之中。两晋以下,更把发扬伦理纲常视为史学的基本任务。袁宏提出,“史传之兴,所以通古今而笃名教”。所谓的“名教”,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纲常,“君臣父子,名教之本”[18]。中唐以后,新起《春秋》学与道学先驱提出的“道统”说合流,极大地影响着史学的发展。北宋理学形成,更使史学思想的发展趋向伦理化。如果说南宋初还有程朱学派与浙江学派之争,那么随着理学一统地位的确立,南宋以后史学的发展则开始踏上理学化的道路。北宋时的官私修史,已都强调“一本于道德”[19],有所谓“善化天下者,止于尽道而已;善教天下者,止于尽德而已;善劝天下者,止于尽功而已;善率天下者,止于尽力而已”[20]之论。在辩正统的论争中,亦以“天理人心之正”为划分正閏的主要标准,甚至认为“道统者,治统之所在也”[21]。由此,元修《宋史》“大旨以表彰道学为宗,余事皆不甚措意”[22],并在《儒学传》“推崇程朱之学”,发扬“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23]。明修《元史》,竭力宣扬元代诸帝“通达儒术”,强调“修身治国,儒道为切”,“儒者可尚,以能维持三纲五常之道”[24]。清修《明史》,更把“忠孝义烈之行”视为“扶植名教”,“敦厉末俗”,维持纲常,系于王政之首务。[25] 史学思想日益伦理化,导致史学著者多“空言义理”,“舍今而求古,舍人事而言性天”[26]。民国年间,配合复辟帝制,掀起一股复古思潮,大讲什么“以史证经”,宣扬君臣父子“大义”。此间,史学的目的可以用徐世昌的话作概括,“因学以明道,修道以为教,冀以端本善俗,范围曲成,凡属斯民各尽其天界之聪明,尊所闻,行所知,皆优游于礼让道德之中”[27]。

史学思想伦理化与以史治心功用的强化,两者同步发展,相互为用,使中国的传统史学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发展,更趋服务于帝王、服务于权势,渐渐作为政治斗争的附庸而存在了。

3、关于官修史书制度化

中国古代修史制度,即官修史书制度日益完备,这在世界各国史学发展中,是绝无仅有的。因此,中国传统史学也最具御用性。

人类社会初始,在一些文明古国都出现过充当神、人媒介的“史官”,并逐渐产生出传播史事的“史”、“瞽”。其后,随着史的政治功用的加强,中国的史官制度开始显现出特有的发展趋势。春秋时期以前,周王室设立职掌不同的史官多种,协助政务、记录时事、起草公文、掌管文书。直到东汉,史官与星历官始终是合一的。东汉起始,兰台与东观这两个收藏历史资料和国家档案的机构,才成为官府修史的基地。魏晋以后,置著作郎、撰史学士,算是有了正式负责修史的官员。南北朝时,开始出现修史局和公卿宰相监修国史的情况。

从唐代开始,建立起修撰前代史和编纂本朝史(即“国史”)的两项制度。修前代史,自班固始,《汉书》、《宋书》、《魏书》等都是奉诏修撰,《三国志》、《后汉书》纯系私修,而《南齐书》是启准私修。唐初诏修梁、陈、北齐、周、隋五代史,组成一套修史班子,由宰相总领监修、副相“总加撰定”,专家对各史“总知类会”,完成由私修向官修的过渡。从此,各朝各代在其建立起政治统治之后,都要将修前一代或数代政权的史书作为重要的思想文化建设来抓,皇帝颁诏,宰相监修,著名史家集体修撰,形成“国灭史不灭”的传统。

在建立官修前代史制度的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