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美国史学界关于对日使用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经史之学与文史之学
对后文革时期中国近代史
“告别革命论”史学批判
唯革命论”史学批判
布罗代尔史学思想新论
遗华日侨问题的历史学思
思想史视野中的考古与文
没有过去的史学危机
最新热门    
 
史学与文献(一)

时间:2009-7-24 13:46:24  来源:不详
书,入子部兵家。法令一项,为律令;论法治之书,入子部法家。

目录,反映古代图书发展演变的官私著录。

史评,评论史事和评论史籍的著作。

史籍分类繁杂和形式多样,不仅反映中国史书编纂体例日趋谨严,而且表现出史家治史的愈益精细。

上述四项基本特点相互作用,造成中国传统史学发展的一种畸形趋势,即史籍形式多样而史学思想日渐僵化。表面看来,著述宏富;深入进去,却如鲁迅所说,“大家又唱老调子”。一方面,“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另方面,“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作为“中国的脊梁”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光耀”[32]。

 

(二)史学传统的批判继承

中国史学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许多传统。强调继承和发扬者,多谈优良传统,忽视改造革新;偏于批判和扬弃者,则多所否定,意欲另建“新史学”。其实,事情并不那么简单。20世纪初,梁启超疾呼“史界革命”,全面清算“旧史学”,所指“四弊二病”不谓不深刻!这表明“旧史学”中成传统者并非全都优良。梁启超初步系统论证的“新史学”理论,在当时也不谓不新、不谓不革命。然而,曾几何时,他的“史界革命”呼声便被民国初年的复古思潮所湮没,“旧史学”一度回潮。另一方面,中国史学发展中有不少优良的东西,很难顺利地形成为传统。即使成为传统,也是在漫长岁月中,在尖锐对立下,努力拼搏,艰难迈进的。

1、“实录”理论与修史实践的矛盾

“实录”论,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一个基本理论。作为对史书的评价,称某史为“实录”,可以说是最高的评价了。班固评价司马迁《史记》,最先提出这一概念:

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33]

这也是班固第一次提出“实录”的理论,对史学基本要素的事、文、义系统提出要求,即记事翔实,行文准确,旨义存真。在其后的上千年的修史实践中,“实录”、“良史”、“直笔”几乎成了史学家的口头禅,似乎成为一种传统。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基本而又重要的理论问题,班固以后进一步从理论上阐发者实在有限!刘知几在《史通》中算是提得较多的,但他主要用于史学批评方面。章学诚的《文史通义》虽然用了很多笔墨对史学中事、文、义三者关系有深入阐发,将史学比作为人之身体,“事者其骨,文者其肤,义者其精神”[34],强调“史所贵者,义也;而所具者,事也;所凭者,文也”[35]。但是,他并非以“实录论”为出发点展开论证。重要的史学理论问题,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本身就是中国古代史学中的一对矛盾。

另一方面,自班固提出“实录”的概念之后,又产生出不少以“实录”二字命名的史籍。其中,最大量的便是自唐代开始系统修纂的各朝各代的皇帝《实录》。《实录》的修纂与“实录”理论的矛盾,可以说自有皇帝《实录》,就贯穿始终。“《实录》不实”这句话,反倒成了对中国史学有“直书实录”优良传统说法的一种“传统”批评了。“自古人君皆不自阅史”,如果说唐以前还基本恪守,是一种传统的话,那么到了宋代就开始有所改变,“撰述既成,必录本进呈,则事有回避”[36]。皇帝《实录》屡易其稿,以至南宋孝宗时对北宋史事“各传所信,不考诸实录、正史,纷错难信”,特别是一些重大事件“家自为说”,成为“千古之谜”[37]。到了明代,张岱更有“国史失诬,家史失谀,野史失臆,故以二百八十二年总成一诬妄之世界”[38] 的说法。此说虽有夸大,但其对国史、家史、野史的基本评价,与王世贞、黄宗羲等人的认识大体相仿。[39]

重要的理论,良好的意愿与残酷的实际,总是如此矛盾!恰恰在这一矛盾对立中,中国古代的史学缓慢发展着。在众多“失诬”、“失谀”、“失臆”的史籍中,一些以史学为己任的史学家,坚持实录精神,抱着直笔意愿,进行辛勤耕耘,才使“中国的脊梁”的“光耀”没有完全被“掩住”。以班固的“实录”理论衡量,《史记》之后当得起“实录”评价的,便是司马光《资治通鉴》了。就史学发展形势而言,司马光修纂《资治通鉴》大不同于司马迁发愤著《史记》之时。司马迁时的史籍远非司马光时可比,司马迁只嫌文献不足征,要实地采访;司马光则嫌史籍太过,且往往失实,要进行精审考辨,所谓“实录、正史未必皆可据,杂史、小说未必皆无凭,在高鉴择之。”,而取其“证据分明、情理近于得实”者 [40]。经司马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