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美国史学界关于对日使用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经史之学与文史之学
对后文革时期中国近代史
“告别革命论”史学批判
唯革命论”史学批判
布罗代尔史学思想新论
遗华日侨问题的历史学思
思想史视野中的考古与文
没有过去的史学危机
最新热门    
 
史学与文献(一)

时间:2009-7-24 13:46:24  来源:不详
发展为金石专门之学。取金石铭文订正史籍,为治学开了一条新途。清代学者在这方面的功夫,更为切实专精。校勘之学,在乾隆、嘉庆两朝达到鼎盛。晚清,俞樾将其一生校书过程中归纳成的公例,全部写入《古书疑义举例》卷五至卷七,凡37例,差不多古书中的衍文、讹体、倒置、脱落、误改、误解、误增,以及简策错乱、篇章颠倒等现象,全都总结出来了。这是校勘由实践迈向条理化的一种表现。近几十年间,陈垣总结校勘《元典章》的实践,写成《元典章校补释例》6卷,凡50例,成为第一部把校勘知识条理化的论著,标志着校勘学在近代学术文化中的发展。

作为校勘史籍的钥匙之一,是关于历代避讳的知识。宋代已有学者开始在这方面下功夫。清代乾嘉时期,周广业写成《经史避名汇考》46卷,可谓一部专门性的巨著,惜其没有刊行。陈垣总结往昔著述,系统整理,略仿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体裁,写成《史讳举例》,举凡82例,成为一部关于避讳的系统研究之作。

至于考据,则滥觞于古代的传注。西晋以下,注史情况越来越多。《三国志》裴松之注包括补缺遗、备异闻、正纰缪、辨当否四项内容,深受考史者推崇。但是,作为治经、治史的重要方法,考据直至清代才专门提了出来。考据成为一门学问,是在乾嘉时期。考据之学,与目录、版本、辨伪、校勘、注训、辑佚诸学密切相关,是这诸多学问的综合运用。一方面,治以上诸学,离不开考据;另方面,不掌握这些知识和手段,又难以达到取材广博,用材精审,训释准确,类例分明,从而保证考据无误。从事考据,一般來说,需要广集资料,鉴别真伪,究明正诂,分类归纳,求得解释历史的史料依据。在上述史料学或文献学的知识之外,还应有逻辑学修养、其它相关的专业知识,如音韵、历律、地理等知识。近代以来,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以旧史料解释新发现的材料,补其脱落;用新发现的材料印证旧史料,证其可信,使古史研究得到新的解释,谓“古史新证”,将考据之学推向近代化。陈寅恪的诗文笺证与“民族文化之史”的研究方法,体现了近代考据家极高的史识。陈垣重史源、讲类例,取得多方面的卓越成就,使目录学、年代学、史讳学、校勘学趋于条理化、系统化。

    治史方法的发达,与修史制度的演变、史籍形式的多样,表明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处于一种知性阶段。重视史料的搜集、排比和考订,强调自身的积累,长于个体探讨(或曰微观研究),再加之孔子“述而不作”以及“作者谓之圣,述者谓之明”[51] 的古训,使中国古代史籍基本以叙述(即描述)的形态存在。这样的一种治史系统,对吸收其它学科成果重视不够,并相对排斥理论分析及概括,逐渐形成一个“封闭圈”,延缓其向理性阶段迈进,不仅无法迎接外界的挑战,就连自身的发展都步履艰难。发挥这种治史系统整理历史资料、考订历史事实之长,并使之由封闭走向开放,从知性推进到理性,则是在批判继承中应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

 

[1] 《汉书》卷62《司马迁传》。

[2] 《汉书》卷62《司马迁传》。

[3] 《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

[4] 《史记》卷18《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5] 《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

[6] 《史记》卷5《秦本纪》。

[7] 《申鉴》卷4《杂言上》。

[8] 《汉纪目录序》。

[9] 《资治通鉴进书表》。

[10] 《进金史表》。

[11] 《隋书》卷33《经籍志二》。

[12] 《唐会要》卷63《修国史》。

[13] 《进元史表》。

[14] 《清史稿》卷500《遗逸传一》。

[15] 皇甫湜《东晋元魏正闰论》,《全唐文》卷686。

[16] 《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

[17] 《汉书》卷88《儒林传》。

[18] 《后汉纪》卷26《后汉纪序》。

[19] 《新五代史》卷60《职官考》。

[20] 卲雍《皇极经世》卷11《观物篇五十五》。

[21] 杨维祯《辍耕录》卷3《正统辨》。

[22] 《四库全书总目》卷46《正史类》。

[23] 《廿二史考异》卷81。

[24] 《元史》卷26《仁宗纪三》。

[25] 《明史》卷296《孝友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